梵蒂冈城史

2013年03月28日 00:24  华夏时报 

  周江林

   梵蒂冈图案上写有一段《马太福音》的话:“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

  先知之地

   梵蒂冈面积0.4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五分之三。梵蒂冈位于罗马城西北角,靠近蒂伯河南岸,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是一个国中国。有一条密道从圣天使堡通向梵蒂冈城内。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教皇是国家元首,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于一身,也是全世界13亿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

   公元2世纪起,梵蒂冈只是一个山丘,人口稀少,到罗马帝国时代,此地被规划为罗马别墅区和卡利戈拉皇帝的母后阿戈里必纳的花园。另外,皇帝还建造了一个小竞技场,训练战马车人员。这个竞技场后来又由尼禄皇帝继续改建。

   4世纪,罗马城主教利用罗马帝国的衰亡,乘机掠夺土地。324年,皈依基督的康斯坦丁大帝,在耶稣门徒圣彼得被尼禄皇帝杀害处建立教堂,5年后竣工,名为君士坦丁大教堂。

   747年,身高不到1.50米的矮子丕平因哥哥卡洛曼到修道院做僧侣,成为了法兰克国宫相。丕平问教皇,由于国王不理政事,他这个宫相应该怎么办。教皇表示:“谁为法兰克操劳,谁就是它的主人。”这个回答正合丕平心意。丕平把墨洛温王朝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逼进了修道院,开创了卡洛林王朝。756年,丕平出兵征服了伦巴德人,并将夺回的土地——罗马城及其原东罗马帝国拉文那总督管区划归教皇管辖,这便是教会史上称谓的“丕平献土”,也是教皇国的起始。

   教皇国奠基人查理曼大帝是扑克牌红桃K的原型,他是丕平的儿子,他在位44年期间,控制了大半个欧洲版图,并在天使指引下,率领十二圣骑士挑起了保卫基督教世的重任。800年,查理曼大帝征服伦巴德后,继承其父遗志,把梵蒂冈赠送给了罗马教廷,在这里由教皇列奥三世加冕,教皇的财富和声望大大提高,古典时期教皇的辉煌至此达到了顶点。

   1870年,意大利消灭教皇国,教皇退居梵蒂冈宫中,世俗权力结束。1871年,意大利政府发布对教皇的《保障法》。但教皇庇护九世拒不投降,坚持认为意大利的暴力占领和《保障法》都是非法的。他及其后继者,在几十年中,既不承认《保障法》,也不进入被占领的区域,自称是“梵蒂冈囚徒”。

   1929年,墨索里尼为求得教皇的支持,同罗马教廷签订《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属于教皇的主权国家。1929年7月,新梵蒂冈国正式成立,教皇在其领土上拥有世俗统治权。

  梵蒂冈的教皇

   教皇的权力象征是三重冠、权戒和权杖。权杖与一般主教教杖相同,但在杖的上端有一个横条,象征教皇三种权力:司训(对教徒教诲)、司祭(行祭礼)和司牧(为上帝放牧教徒)。

   梵蒂冈的罗马教皇至今已延续266任,耶稣12门徒之首彼得于传教过程中去罗马担任了罗马教会第一任主教,于是被公认为首任教皇(53-64年)。

   彼得是耶稣最喜爱的门徒。据《新约·约翰福音》载,耶稣吃最后的晚餐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为彼得洗脚,彼得不解,问:主啊,你为什么洗我的脚呢?耶稣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清楚,以后必明白。

   随后是犹大出卖耶稣,在耶稣被捕时,彼得出于胆怯,矢口否认认识耶稣。这次的胆怯行为给他一生蒙上了巨大阴影,他一辈子都不能原谅自己。耶稣死后,他把整个生命都倾注在耶稣留下的事业中,终于成为一个成功的传教士。64年,彼得被尼禄皇帝杀害,长眠在梵蒂冈。

   至今,罗马教皇共有266任,不包括被打入另册的对立教皇。其中任期最长的是第257任庇护九世,从1846年6月至1878年2月,任期达32年之久;而任期最短的是第230任乌尔班七世,从1590年9月14日至9月27日,一共才13天。在罗马266个教皇中,有30余人死于非命。据教会说,1517年一些红衣主教企图毒死利奥十世,事败后,这些红衣主教或被处死,或被监禁。按规定,新教皇必须由选举产生,但事实上一般都逃脱不了受世俗政权控制的命运。如在位将近20年的教皇维吉利(537-557)是由东罗马帝国皇后狄奥多拉扶立的。维吉利原是教皇西尔维驻君士坦丁堡的代表,因与皇后发生了暧昧关系,故被立为罗马教皇,而原教皇西尔维则被废黜,并发配充军。约翰十世(898-900)和塞吉阿斯二世(904-911)都是由在罗马掌握实权的情妇扶立的。教皇也废黜过几个国王,并把他们革除出教门。如11世纪中叶,德意志国王亨利四世就被教皇格里高利七世逐出过教门。

   有关教皇选举充满趣闻,就是可以从选举所在的教堂烟囱中冒出的烟雾颜色看出选举有无结果:当选举没有结果时,选票和着湿麦秸烧毁,烟囱中冒出黑烟;当选举有了结果,烧选票不和湿麦秸,于是青烟冒出,接着红衣主教出来宣布结果。

  非意大利人教皇

   罗马教皇历来都是意大利人,但历史上曾有过例外。1522年1月当选的教皇哈德利亚六世是个荷兰人。非意大利人当教皇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和悲剧,当时罗马人认为让一位非意大利人当教皇是离经叛道。罗马人冲进西斯廷教堂,用石头和棍棒把参加选举教皇的红衣主教们揍了一顿,还把教堂内值钱的东西抢劫一空。

   那时鼠疫正在欧洲蔓延,这位穷木匠家庭出身的教皇更是成了众矢之的。一年零八个月后,这位教皇莫名其妙地死去。罗马人非但不服丧,反而像过节一样大事庆祝。

   事过455年,1978年10月选出的264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是波兰人。消息传出后,聚集在圣彼得广场的15万群众议论纷纷。登基后不久,约翰·保罗二世出手惊人——为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平反昭雪,指出17世纪30年代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不公正。

   约翰·保罗二世的纹章,大写字母M代表玛利亚,天主之母;教皇常以孝爱之心向圣母敬礼。其在位期间,出访过比所有前任教皇加起来还多的国家,计有102次,是历史上出行最多的教皇。

   2001年,约翰·保罗二世重游圣保罗当年去过的地方,在地中海进行朝圣之旅。他从希腊前往叙利亚,然后再前往马耳他。他是一千多年来,首名到访希腊的教皇。他在叙利亚大马士革探访相传是洗者若翰埋葬所在的倭马亚清真寺;成为历年来首位探访清真寺的教皇。2000年3月,他访问耶路撒冷时说:“犹太人是我们的兄长。”

   2004年英国《金融时报》将他列为最近25年最有影响的欧洲人。

  光明之城

   2011年梵蒂冈最新人口统计数据显示,该城现仅有32名女性公民、540名男性公民。 572名梵蒂冈人中有306名外交官,还有86人是瑞士卫队成员,此外还有73名枢机主教、31名平民和一位修女。在所有572名持有梵蒂冈护照的公民中,只有223人真正生活在梵蒂冈。除了本城公民外,梵蒂冈还有221名居民,他们大多数都是传教士、神职人员和修女。

   早晨6点钟,伴随着鸟儿的叫声,早起的教士在做早弥撒,然后到教廷上班,其他神职人员工作日从上午8点开始。而许多大主教、主教、修女、会计和秘书的工作时间依然很随性。到了午后,这里便进入午睡时间。

   梵蒂冈只有一条全长860米的铁路,它与意大利的铁路相连,可以通到欧洲各地。每周有两三次,载满日用品的火车会进站,满足国民的生活需要——看起来是如此简单的生活,其实金融在梵蒂冈和宗教圣事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梵蒂冈在北美和西欧国家的投资高达几百亿美元。所经营的房地产面积是其城市面积的10000倍。

  链接

  西斯廷教堂

   西斯廷教堂是红衣主教们选举新教皇的地方,兴建工程始于1475年,于1483年竣工,并在同年的 8月15日由教皇西斯都四世为这个献给升天圣母的圣堂举行了隆重的落成盛典。

   西斯都四世延邀了许多著名画家前来装饰西斯廷教堂,有来自佛罗伦萨的博蒂切利、吉兰达耀、科西莫·罗塞利、西尼奥雷利等人,也有来自翁布里亚的著名画家,如佩鲁吉诺和平图里基奥。他们装饰了两侧的墙壁,墙壁横向画分为三层,又以高雅的壁柱装饰作纵向分隔。

   1506年,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为了纪念叔父西斯都四世,命米开朗基罗重新绘制穹顶壁画。米开朗基罗独自一人于1508年开始创作壁画《创世纪》,于1512年最终完成。此壁画全长40米,宽14米,描绘了旧约创世纪的9个场景,场面宏大,气势恢宏,人物众多。

   1512年10月31日傍晚,尤利乌斯二世带领17名枢机大主教到西斯廷教堂做晚祷。一行人从梵蒂冈国王厅出来,穿过庭院,进入西斯廷教堂,扑面而来的是色彩艳丽、雄伟恢宏的巨型湿壁画,《圣经》里的先知们俯视着梵蒂冈,这些枢机主教全部惊呆了,无一例外。教皇一直仰视穹顶,甚至忘记了主持晚祷。

   20多年后,米开朗基罗57岁时,开始画《末日审判》,用了7年时间,到1541年画成。全画灵感来自《圣经》,特别是福音的默示录和但丁的神曲,画中所弥漫的悲剧性哲学观却出自画家自身。

   诗人歌德说道:“没有到过西斯廷教堂的人,无法了解一个人所能做的事。”

  米开朗基罗

  与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前身就是君士坦丁大教堂。1506年,教皇朱利奥二世改建成如今的圣彼得大教堂,前后花了120年时间修建,1626年完工,几乎所有16世纪意大利有名望的建筑师都为它倾注了心血。

   整座教堂长约187米,巴洛克风格的雕塑、浮雕圆柱、拱顶、回廊,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形象逼真的马赛克壁画今天依然色彩鲜艳、栩栩如生,那些天使神像仿佛要脱壁而下。室内的雕塑大多出自于著名建筑师贝尔尼尼之手,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贝尔尼尼设计的“圣体伞”,由万圣殿取下的青铜浇铸成4根高达20米的螺旋形的柱子组成,似擎天柱直耸拱顶,气势恢宏。

   首先出场的是勃拉芒特,他拆除了几乎整个旧教堂。但开工没几年他就离开人世——而后来接手的拉斐尔只工作了6年就去世了,工程未能取得进展。直到1546年,教皇保罗三世请出已经72岁的米开朗基罗恢复了教堂圆顶。大教堂前面有可容纳10万人的圣彼得广场,两翼的回廊有240根大理石巨柱,回廊顶端屹立着140座雕刻巨像。

   23岁的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圣殇》是教堂最优美典雅的雕塑。圣母玛利亚右手横抱从十字架上取下的耶稣,左手微微伸开,低头望着儿子,神情流露出无限的怜爱和悲伤,让人不禁为此动容。作品完成时,整个罗马皆难以相信这件无与伦比的杰作是出自他手。 米开朗基罗不得不在圣母衣带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这也是他终生惟一签名的雕塑作品。

  (作者系诗人、戏剧评论家、《空中生活》主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夫妇出访服装皆系国产品牌
  • 体育世预赛西班牙1-0法国 巴神2球意大利2-0
  • 娱乐李咏斥出走央视流言:我是要名要利的人吗
  • 财经中央禁酒令致消费低迷引发改委担忧
  • 科技罗永浩锤子系统发布:理想主义的表演秀
  • 博客洪晃:我所知道的彭丽媛与“例外”品牌
  • 读书历史好书榜第二期:<梅兰芳回忆录>居首
  • 教育博导用4国语言登征婚广告 学生称震惊
  • 育儿男童哭闹被幼师用指甲挖出20道伤痕(图)
  • 西向东:中国房地产到底有没有泡沫
  • 陈九霖:消灭雾霾需要三大转变
  • 罗天昊:金砖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对手
  • 徐斌:中国楼市泡沫破灭三大前提条件
  • 陈功:中国官场的浮世绘
  • Kingsley:新行长与塞浦路斯银行存户悲剧
  • 陶冬:弱日元常态化 日本房价必涨
  • 黄鸣:如何防止尚德悲剧重演
  • 刘军洛:塞浦路斯储蓄危机将怎样发展
  • 郑风田:拿走农民30万亿的困局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