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香湖的烦恼

2013年03月30日 02:20  经济观察报 

  杜远

  除了顶楼上十多个装满稻谷的编织袋,宋小宁三层楼的联排别墅里没几样值钱的家具。两年前,在一个以“统筹城乡”为名的巨型项目裹挟下,这位世代务农的中年人成为了“市民”。而今,失去土地、也没工作的他对未来忧心忡忡。

  宋小宁的别墅位于重庆市南川区的山谷中,距重庆市中心约100公里,几公里外的黎香湖是一个风景怡人的高山人工湖泊。2008年,央企中国海外集团(下称中海外)与南川区政府签署相关协议,并于次年开始以黎香湖为中心推进建设一个“总投资超过160亿元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项目”,宋在耕地和农房被“一锅端”后住进了由联排别墅组成的黎香湖农民新村。

  该项目启动之时,适逢重庆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不久。在中海外的对外宣传中,黎香湖项目被定义为国内第一个央企与政府合作建设的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项目,甚至提及“黎香湖农民新村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统筹城乡发展项目重点视察的地点之一”。

  时至今日,黎香湖项目已渐显雏形,其开发建设的重点仍然围绕房地产进行。外观漂亮的农民新村成为中海外对外时常展示的一张名片。但也有不和谐音:部分农民因不满征地补偿方案,甚至向法院提起诉讼;更多的失地农民,则对未来的生计充满忧虑;整个项目也因征地遇阻而推进迟缓。

  就黎香湖项目而言,在“统筹城乡”的概念下,由企业主导,投入巨资在一地推进城镇化,在全国范围并不多见。项目启动之初,中海外也曾提出了一些不同于单纯房地产项目的利益分配格局:例如,当地农民以土地入股,并可长期享受分红;通过农业公司吸纳失地农民就业。然而就目前看来,这些“创新”有的似乎是权宜之计,有的则更像是点缀和门面,这一由央企投巨资主导的城镇化仍然没有找到一条平衡各方利益的路径。

  黎香湖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全国而言并非个案,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旧城镇化”的一些弊端。

  在3月24日举行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以赚取土地差价推动的旧型城镇化造成诸多问题,过去几十年来,一些部门在这一造城运动中获取的土地价差保守估计在30万亿元左右,未来新型城镇化需要改革土地产权制度。

  夭折的“分红”

  南湖村7组村民刘安玉还记得黎香湖项目开始征地时的情形。那是2010年9月,当地政府和中海外公司将村民召集起来,宣传黎香湖镇要搞统筹城乡开发,“征地”补偿按标准为耕地每亩12000元,搬迁安置费每人2.6万元;同时,村民按照原有农房的面积大小可获得相同面积的搬迁安置房。

  让村民比较踏实的是中海外当时提出的股权分红政策,被征地的村民将成为黎香湖项目的“股东”,每年可获得1000多元的分红,农民的养老保险也将由中海外出钱缴纳。

  ◆下转12版

  上接09版

  “当时交了8张登记照,说是4张办养老保险,4张办股权证;还说如果10年内老的死了,小的还有继承权,”刘安玉说,“1000多块钱可以买千把斤粮食,至少一年的基本生活是不成问题的,缴了养老保险今后生活也有保障。”

  事实上,在黎香湖项目启动之初,刘安玉所提及的股东分红模式也曾是中海外宣传黎香湖项目“统筹城乡”的一大特色。2011年初,时任重庆中海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裘旭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黎香湖项目在努力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同时,还将让农民成为股东,每年可获得分红。

  《重庆日报》2011年初的一篇报道则称,2010年以来,中海外在黎香湖镇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项目开发,当地农户以土地入股成为股东,分享该公司生态农业项目产生的利润成果。该报道援引中海外总经理孔庆平的话说,黎香湖镇村民以土地入股后,可就近到企业的综合项目开发公司上班,海外集团将专门为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同时,10户以土地入股的村民获得了首期分红。

  然而,在2011年中海外违法占地被国土部查处后,这一利益分配方案没有大范围施行。

  2011年初,国土资源部通报了几起全国违法占地的典型案例,据通报称,2009年至2010年,中海外在重庆的子公司中海投资公司与当地有关村签订租地合同,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违法占地建设农民搬迁安置房、道路,采取以租代征方式,共违法占地412.45亩。

  这起土地违法大案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黎香湖项目由此停工数月,中海外起初提出的土地入股分红方案也因此夭折。

  南川区一位要求匿名的官员对《经济观察报》表示,2010年该项目动工之初,中海外并未获得足够的建设用地指标,但又急于推进该项目,遂采取租用农民土地进行建设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口头承诺给农民分红。“一个农民20年的分红费用约为3万元,1000多个农民也就3000多万元,与正常获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所付出的各种成本相比,这几千万对中海外而言其实是个小钱。”上述官员说。

  然而,国土部的查处使得形势急转直下。

  国土部通报中海外违法占地后,中海外只得通过购买重庆市的“地票”取得合法的建设用地指标,2010年重庆“地票”的均价约为20万每亩,按此价格推算,中海外为了让400余亩建设用地合法化,仅地票成本就达8000余万元。

  上述官员称,为了保证黎香湖顺利开发,中海外在国土部查处后购买了2000余亩“地票”,平均价格约27万元,“出了这几个亿就可以合法建设,但中海外也不愿再出钱给农民分红。”

  本报记者在黎香湖当地采访发现,分红模式仅限于少数土地仍被中海外租用的农户,而土地被征收的农户,并未获得任何股权分红。记者3月20日就黎香湖项目股权分红模式等问题联系重庆中海投资有限公司要求采访,该公司则拒绝回应。

  农业开发虚实

  黎香湖项目在开发之初提出搞“农业综合开发”,并借此解决部分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然而,实际上,农业开发并非整个项目的重心所在。

  该公司的宣传材料显示,中海外在黎香湖项目中建有两个农业产业园和一个湿地生态园。其中一个农业产业园位于黎香湖北岸的北湖村,另一个产业园和湿地生态园位于南岸的南湖村,它们主要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种养”。

  3月17日,本报记者前往北湖村的农业产业园探访,在黑豚猪养殖区,猪圈里只有4头两三百斤的黑豚猪,猪栏地面清洁,几无异味。看守猪圈的老人告诉记者,存栏最多时有六七十头,一个人足以饲养。

  据园内另一名养殖工人许开碧介绍,产业园内养殖了约2000只鸡,200只鸭,中海外在此雇佣了4个长工,生态园中种植的香樟等树木仅播种和砍伐时需要请一些短工,平时基本不需要长工照料。而南湖村产业园的种养规模与北湖村大体相当。

  中海外的一份宣传材料称,目前黎香湖项目已为农民提供了约50个长期岗位和100个短期岗位。但据在中海外当保安的南湖村村民文洋(化名)估算,连同生态园雇佣的农业工人和商品房、安置房雇佣的保安、保洁,中海外大约雇佣了二三十个当地居民;黎香湖镇因征地而搬迁的农民约有1000余人,除去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仍有至少700人目前处于“吃老本”的状态。

  相比农业项目,黎香湖的旅游地产却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记者在黎香湖南岸看到,沿岸布满了脚手架和吊车,十几栋湖景别墅已然成型。在通往售楼部的道路两侧,竖立着“万亩庄园国际休闲养生区”的招贴。据中海外售楼部人员介绍,目前正在对外销售花园洋房和高层公寓,在售楼部的沙盘上,高层公寓约有近20栋。根据其宣传资料,最大的别墅建筑面积超过1200平方米。

  因分红和担忧失地后的生计,当地不少农民怨言颇多,这也让南川区方面倍感压力。

  2013年1月中旬,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赴渝黔交界的綦江、万盛和南川三地考察调研,期间,孙政才也曾到访黎香湖新村。

  黎香湖新村居民刘安玉回忆,孙政才来的前一天,区里的干部找到包括他在内的四五个村民,叮嘱“明天有领导要来”,要求他们在第二天领导来时到村边的公路上来回走动,如果领导问话,要好好回答,领导不问,也不要主动找领导去说,有什么要求和意见也不要和领导说,等领导走了区里肯定会解决。

  不久后,中海外集团在其官方网站上刊发了“孙政才视察中海黎香湖项目”的宣传稿,而重庆官方媒体有关孙政才三地考察的报道中,并未提及此次黎香湖之行。

  谁取“红利”

  对于农民的不满,南川区方面也觉得很“无奈”。区里一位官员说:“征地和补偿完全是按照重庆市和国家的有关标准和政策执行,总不可能背离国家的政策自己搞一套标准吧?”

  事实上,当地农民对开发黎香湖大多持赞成态度,他们期盼着这能改变自己的生活处境。即便当地最“激进”的农民也承认,中海外对黎香湖的开发让这个山谷中的小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搬进农民新村的别墅时,一些农民因住惯了以前下雨就漏水的老房子,甚至因为不习惯而“睡不着觉”。

  但让他们忧虑的是,直到目前为止对于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仍然没有一个较好的安排。仅靠漂亮的房子并不能解决当地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

  村民宋小宁说,尽管现在住上了联排别墅,但房子不能吃啊,现在基本就靠吃老本,他从老屋搬来的几千斤粮食就堆在别墅的三楼,至于这些粮食吃完了以后怎么办,宋小宁说:“只能再打主意了。”

  搬进新房也让村民的生活成本增加不少,刘安玉说,由于新房并未通天然气管道,家里做饭、烧热水都要用电,以前在老地方住时做饭烧水可以用柴火,一个月电费才几十块钱,现在每月电费都要100多元,每月养老金仅600多元的他觉得现在生活非常艰难。

  更让当地农民心理难以平衡的是,中海外投入的巨额资金最后只有极少部分流入农民手中,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甚至还能清楚地算出其中的“账本”。

  南湖村五组村民吴文利说,黎香湖建设用地的买卖网上都有公示,中海外买地110万一亩,我们的地拿出去政府给的补偿每亩不到2万。这位中年农民从网络上收集了黎香湖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的各种公开成交信息,吴家中的4亩林地和1亩耕地面临被征用,因对征地和补偿不满,吴文利还远赴北京,聘请北京盛廷律师事务所律师张兴奎,向重庆市三中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在黎香湖开发之初,中海外和南川区都曾设想,借助旅游地产带来的人气,当地农民可以依靠经营农家乐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南川区方面还给农民新村的部分居民提供补贴购置家具以经营农家乐。

  但目前来看这种设想却难以实现。本报记者周末在黎香湖采访两天后发现,从渝湘高速下道前往黎香湖的游客大多直奔中海外售楼部或者附近的设施游玩,农民的安置房小区距离中海外的楼盘约有20分钟车程,而且之间全是崎岖狭窄的山路,农民新村的别墅漂亮宽敞,却如同在一座孤岛之中,很少有游客涉足。

  此外,在一些关于黎香湖的宣传报道中,提及农民光是向游客兜售卖土鸡土鸭的收入就大大超过以往种地的收入,但当地农民说:“我们一分地都没有了,难道要在别墅里养鸡?”

  当地不少农民觉得,中海外应该在新建楼盘和商业街附近给农民“留一块地”,他们可以遵照统一的规划和标准,借助旅游地产带来的人气,依靠经营农家乐之类的项目谋生,这样双方都能获益,但他们的要求并未得到中海外的回应。

  2013年初,重庆市一位主要领导前往黎香湖考察,他在参观完农民新村后表示,农民的安置房有必要搞这种精装修吗?有没有考虑农民的真正需求?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乔晓阳:不许对抗中央者任香港特首
  • 体育CBA-广东4-0山东八夺总冠军 易建联MVP
  • 娱乐女星频陷整容疑云:锥子脸才敢混娱圈?
  • 财经美素丽儿奶粉疑掺过期奶粉 法人被刑拘
  • 科技工商总局要求查处苹果“霸王”条款
  • 博客区志航:10年前帮彭丽媛与“例外”结缘
  • 读书叶永烈揭秘陈云起伏一生:他影响了中国
  • 教育逼疯老师的作文:写挫折让家人去世(图)
  • 育儿北京10所名小学幼升小面试题大汇总(图)
  • 谢百三:复旦优秀男女为没有两套房分手
  • 马光远:国五条将成房地产调控的分水岭
  • 石建勋:世界为什么需要金砖银行
  • 姚树洁:银行暴利股票暴跌之惑
  • 罗天昊:中国也需要一场西进运动
  • 刘杉:金融全局收缩起步
  • 陶冬:银监会管得住理财产品吗
  • 章玉贵:银行业亟需增强市场化盈利能力
  • 冉学东:民生领域的改革为何难推进
  • 马宇:习近平北京调研出租车被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