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克虏伯

2013年04月17日 01:30  第一财经日报 

  云也退

  美国向来盛产能把历史写得好看的人,戴维·哈尔伯斯坦、芭芭拉·塔齐曼、威廉·曼彻斯特等。曼彻斯特能写《光荣与梦想》,也能写《克虏伯的军火》,驾驭不同背景、不同历史时期的细节的能力非同凡响。这部一千多页的巨著,代表了美国人对克虏伯家族的认知与评价,也代表了美国人对德国历史的认知与评价。

  五个克虏伯撑起了这部家族史:处于起点的一位是弗雷德里希·克虏伯,野心勃勃的埃森中产阶级之子,他给家族确立了从事炼钢业的目标。他的儿子阿尔弗雷德·克虏伯14岁就承继了家业,他吸收了技术革新的成果,大幅提高了家族的钢产量。

  19世纪40年代,克虏伯家族初涉军火,到1887年,已被尊称为“大帝”的阿尔弗雷德逝世时,克虏伯牢牢占据了世界第一军火商的宝座。第三位克虏伯,也就是阿尔弗雷德的儿子弗里茨,是全书中最有魅力的一位。他不太像普鲁士人,可能是因为生在工厂大院中,弗里茨身体不好,患有高血压和慢性哮喘,30岁就已未老先衰。“大帝”曾为此十分恐慌,不过幸好,“在他木讷的外表下,隐藏着一个第一流的头脑”,他从未碰过铁砧,甚至很少见过一个铁砧,他“以其狡诈迎战新的挑战”,在其任内,克虏伯成功地控股了最大的商业对手,位于马格德堡的格鲁森钢业,此外,家族与霍亨索伦王朝的关系简直坚如磐石,军火商从来都因战争而兴,而在威廉一世时代,克虏伯不断地推出新型钢材和武器,表达对帝国军事力量的无条件支持,刺激着皇帝玩战争游戏的胃口。曼彻斯特说,弗里茨凭借这些成功经营,使得“克虏伯优秀的名声永世不衰”。

  第五位克虏伯阿尔弗利德,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主角。在魏玛共和时期,克虏伯家族悄悄支持纳粹党,秘密武装其军队。阿尔弗利德和纳粹的一些股肱重臣,如著名战犯希姆莱、海德里希、阿道夫·艾希曼等人都是同一代,他们将自己精力最旺盛的一段人生贡献给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侵略和屠杀行为。

  一如《光荣与梦想》,这部书同样展现了曼彻斯特天才的叙事能力。五个克虏伯彼此性格不一,但是脾气暴躁的“大帝”和早早加入党卫军的阿尔弗利德的相似之处的确很多,“瘦削的脑袋、高高的眉脊、鹰钩鼻、凹陷的双颊、嘲讽似的嘴巴以及一张又瘦又长的脸”,在其他方面,两人都是“羞涩、孤独、拘束不安;两人都有同样顽固的思想”。这些人的生活多多少少都鬼鬼祟祟,如同狐狸一般狡猾,他们的野心代代相继,要把军火帝国扩张到全世界,要建立环球军火卡特尔。

  曼彻斯特的著作可以满足读者对“恶有恶报”故事的期待。克虏伯家族在二战时期究竟应该承担多少责任,因何而承担责任,事实上是有争论的。克虏伯曾把武器提供给德国的敌国,在一战时,德国人和英国人互相炮轰,满地的弹壳都由克虏伯制造,二战初期,苏联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斯大林也购买克虏伯的军火。让克虏伯伏法的一个主要事实是:随着战事深入,他们不得不在全欧洲“招募”工人,充实进各地近百座工厂。1943年4月,他们进入奥斯威辛,挑选被囚的犹太人充当劳工。此时,他们才算真正与纳粹合二为一:纳粹如何对待囚徒,他们就如何对待劳动力。

  克虏伯在劳动力管理方面给日后的国际大品牌们做了个榜样。奥斯威辛的克虏伯工厂对待工人残忍无情,就是在埃森本部,劳工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数万名流水线上的工人一天工作12小时,他们与住在城堡里的克虏伯老板们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1944年,第三帝国崩溃在即,克虏伯还在布雷思劳新建了工厂,把最后一点能用的犹太人都送了进去。

  在纽伦堡审判中出任法官的杰克逊后来说:“如果你要说克虏伯没有犯罪,那么这就是说根本不存在奥斯威辛焚尸工厂,没有公司集中营,没有地下室里面的酷刑折磨,没有婴儿的尸体,没有死亡,没有犯罪,没有战争。”即便有了如此盖棺论定,克虏伯家族的战后故事,仍然用去这本书近1/3的篇幅,克虏伯并没瓦解,反而成功复兴了,成了联邦德国经济崛起的功臣,只是摘掉了原先臭名昭著的帽子,算是“铸剑为犁”,转型为一个第三世界工业化的促进者和参与者。然而,克虏伯最大的投资者之一是伊朗,而今天的德国又与伊朗关系密切,这些事实,作为大屠杀受害者的犹太人可是旦夕不敢忘却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复旦大学遭室友投毒研究生不治身亡
  • 体育波士顿马拉松发生爆炸 两人死亡 视频
  • 娱乐南派三叔坦承出轨婚变:我是人渣
  • 财经温州炒房团被套牢:有人跑路有人跳楼
  • 科技雷军VS罗永浩:小米与锤子“针锋相对”
  • 博客美国博主亲历波士顿马拉松赛爆炸
  • 读书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 教育金饭碗围城内外:公务员只是一种选择
  • 育儿深圳超30万儿童首获成长补贴今起申报
  • 刘军洛:黄金大抄底与新鸦片战争
  • 雷永军:2013年中国乳业看点
  • 张五常:中国房价涨幅为何冠于全球
  • 姚树洁:法国部长比中国科长穷得多
  • 叶檀:低收入者应逃离北上广
  • 徐斌:全球信用扩张周期现在还未结束
  • 金岩石:为何说北京豪宅该卖天价
  • 谢作诗:妓女比贪官高尚100倍
  • 姚树洁:谁拒绝参加撒切尔夫人的葬礼
  • 张庭宾:日元贬值助TPP摧毁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