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要80元,出租车漫天要价,安检排队太长差点误机…你在机场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首届金跑道奖·国内机场口碑评选”正在进行!【点击投票】为机场打分,你说了算!
吴敬琏:“我觉得最杰出的,我们老一辈经济学家,我所接触到,我觉得最杰出的就是薛暮桥。他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的经验,而且他自己把它提炼出了整套的经济思想。
很奇怪,我一点没有弄清楚,他很多经济思想,虽然他用的语言往往是自己的一套语言,但是跟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是很吻合的,很吻合的。当然还有孙冶方,还有其他一些人。他们应该说在80年代做出了主要的贡献。于光远,他们在80年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988年“物价闯关”失败,是中国经济改革史上最令人沮丧的事件。它带来的影响之深远超出想象。在整个1989年,经济发展速度降到了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在这种背景下,几年前就已尘埃落定的“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之争,再次被摆上台面。发生在1989年底到1991年之间的这场论战,是改革史上清算计划经济思潮的精彩一役。这场论战的最终结果是,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吴敬琏:“到了90年代,比如暮桥仍然还是发挥作用,但是他自己也说他好像太激动,话就说不出来了。我记得90年那次,在中央常委的座谈会上,两派,市场取向还是计划取向,他是坚决主张要市场取向的,暮桥在这个辩论里面,他就说话说不清了,后来回去以后用了好多时间写了一篇文章,送给中央常委。那时候他们就经常是用第二代经济学家来,主要的工作交给他们来做。
暮桥在新四军的时候,他在根据地就是管财经,然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他就调到华北来了。 华北这个地区,实际上就是打下了共和国的一个基础。所以他有很多经济思想是在当时开始摸索出来的。当时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那种斗争,比如跟日伪的斗争,还有边币和法币之间的斗争,还有根据地的财政等等,他们都是主管这个。所以,那种环境下,他是根据市场经济找到它的运作的原理。当然中间有一个曲折,就是他解放以后当过八年的陈云同志的主要助手,仲裁委秘书长。
在困难时期以后,他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他原来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秘书长,后来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成员。所以他对于计划经济的问题,他也掌握得比较好,虽然他自己说,他有过曲折,比如说三大改造,他其实是一个主要的参谋和执行者,但是他后来认为,这三大改造有问题,比如急于求成,后来甚至他认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是长期存在的,但是它形成了很多经济学的东西,在改革过程中,因为他对计划经济那一套,对市场经济那一套都非常熟悉。所以应该说他的理论水平是很高的,而且他也是不唯上。
比如说有相当长一段时期,我们对于宏观经济是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应该要保持经济的平衡,但是不要做大的改变太多,还要保持计划为主。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可以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持增长,同时要大力地推进改革。
暮桥很特别,他在一个问题上,就是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不要搞乱发票子上是支持第一个派的。但是在改革的问题上,他是支持第二个派的,他不是完全唯上的。”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