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中国通过GSK案发出的警告

2014年05月16日 16:00  FT中文网  收藏本文     

  中国警方对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中国子公司涉嫌在华行贿的指控不仅具体,且破坏力巨大,波及范围超越了这家公司本身。GSK是全球最大制药企业之一。

  中国公安部经济犯罪侦察局的一位官员周四表示,“GSK(中国)投资公司所有部门及其制药子公司全都参与”了贿赂行为。

  这就像是中国官方针对在华外资企业作出了一个公开声明:中国对待他们的态度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GSK中国公司及雇员迄今还未被提起正式起诉,但警方调查人员表示,很快就会提起诉讼。

  这一案件,对多年来依赖掮客和代理机构贿赂中国官员以换取市场准入、经营牌照和合同的跨国公司的高管们,都有警示意义。

  同样要当心的,是那些虽然没有直接行贿,但依靠与中共高官及“太子党”们的亲密关系来提升中国市场销量的高管们。中国是全球增长最为快速的大型经济体。

  几乎自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起,外国在华公司就卷入了一个互惠互利的人脉网络——中文称为“关系”。

  关系不会自动等同于腐败,但很多时候意味着腐败。而西方企业的在华高管们都面临巨大压力,要从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获取巨额利润。

  当他们来到中国时,基本上所有的本土竞争对手都是国有企业,或有着很好的关系,在这种环境下,贿赂几乎成为唯一的选择。

  一位财富500强企业的合规主管表示:“打击腐败是我们在中国面临的非常巨大的挑战。那里的生态系统就是那样。”

  对于那些已经适应了这种“生态系统”的公司而言,问题在于,环境正在明显变化,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下的本届政府对腐败的容忍度要低得多。

  中国制药业的几位从业人员表示,其实GSK的行为远不像其本土竞争对手或一些外国同行那么恶劣。

  但中国当局似乎将GSK作为典型来“杀鸡给猴看”,目的是遏制一些更为极端的腐败案例。

  GSK案件也与中国医疗改革密切相关。中国医疗体系运转不良,受到腐败、医务人员素质不够、过度开药和人口过多的困扰。

  中国警方对GSK最为严厉的指控是,该公司通过抬高在华销售药品的价格——其中部分药品的价格比其他市场高出7倍多——来用于贿赂。

  警方在发布于官方媒体的一份声明中表示:“(GSK中国的)巨额贿赂成本通过虚高的药价,转嫁给中国的病患人员和国家财政承担”。

  尽管GSK仍在等待中国方面对它作出的最终指控,但在中国司法体系里,一旦党认为谁有罪,嫌疑人就会被视作有罪。2013年,中国的定罪率是99.93%。

  GSK的案件现在已经移交至湖南省检察机关。GSK中国公司及其高管最有可能在湖南接受审讯,而这一过程将受到北京方面的控制。

  GSK唯一可以聊以自慰的是,警方没有提及母公司存在过失,仅将指控限于其中国子公司。

  但这不会给涉案高管或者其他跨国公司的高管带来任何慰藉。他们还是会担心警方何时会来敲他们的门。

  译者/何黎

分享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猜你喜欢
  • 新闻两部委:9月起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检
  • 体育NBA-雷霆进西决 步行者进东决将战热火
  • 娱乐黄海波嫖娼被拘 移送拘留所供认不讳
  • 财经益海嘉里详解地沟油事件:记者暗访摸错门
  • 科技发烧Ke:纵享音乐之“烧”耳机指南
  • 博客实拍:再次亮相的仪仗队女兵(组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大一女生雇人点名交作业:一月工资1500
  • 慕容:独董离职便能切断余热开采链?
  • 易宪容:中国不会出现美式断供潮
  • 叶檀:央行选择“做恶人”
  • 徐斌:大领导不会让楼市今年崩盘
  • 谢作诗:央行告诉我们现在不能买房
  • 易宪容:楼市泡沫摧毁了中国经济活力
  • 杨剑波:证监会推高国家主权风险
  • 余根钱:化解房地产泡沫的路径比较
  • 刘杉:央行打麻将 救市一条龙
  • 姚树洁:房价为啥全面停止疯狂
  •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