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猫咪咖啡馆或成美国新潮流

2015年02月17日 09:41  环球网 微博 收藏本文     

  福布斯:猫咪咖啡馆或成美国新潮流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福布斯》杂志2月16日报道,从街道上看纽约的Meow Parlour看起来与下东城和唐人街交界处的其他店面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看到这家店面的规定包括“不要拽猫尾巴”时,客人就知道里面一定有与众不同的东西。这是位于纽约的一家猫咪咖啡馆。实际上在美国各地都出现了这种咖啡馆,不久之后这种咖啡馆可能成为美国的新潮流。

  客人在一面像医疗办公室的玻璃窗前办理了预约手续,通过另一扇玻璃门,脱掉鞋子,用洗手液给双手消毒。然后才获准进入里面的圣殿:一个设计简单而现代的房间,十几只猫咪懒洋洋地躺卧,梳理绒毛,玩耍嬉戏,待在临时人类玩伴的怀里,看起来简直太可爱了。这个房间配备了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家具,完全适合猫科动物的身体工程学,这个装饰考究的猫咪王国完全是猫的世界;人类只是匆匆的过客。

  光顾Meow Parlour的客人支付每半小时4美元的费用,可以购买咖啡、茶和点心,在咖啡馆里使用无线网络,而猫咪在周围踱步、跑动和闲逛。很多人认为这里的顾客可能是为猫咪痴狂的女性,然而实际上客人却来自纽约典型的社会阶层——从时尚人士到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

  猫咪咖啡馆已经在亚洲流行了几十年,但是没有在美国走红,直到去年才出现。根据日本报刊《日经时尚》的报道,全世界第一家猫咪咖啡馆于1998年在台湾开业,此后的2004年,大阪也开设了一家猫咪咖啡馆。现在,猫咪咖啡馆尤其受到日本国民的喜爱。

  2014年,全球猫咪咖啡馆的数量出现了大幅增长。去年10月,美国的第一家猫咪咖啡馆Cat Town Café在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开业,随后Meow Parlour在12月开业。在丹佛、俄勒冈州波特兰与圣地亚哥,猫咪咖啡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人们在猫咪咖啡馆究竟能做些什么呢?“这取决于一天不同的时间段,”Cat Town Café的联合创始人亚当·迈亚特说,“看着猫咪睡觉是很常见的活动。猫咪很多时候都在睡觉。”

  在Meow Parlour,小猫在篮子里打盹,睡在模仿鞋盒的布箱(常年最受欢迎的猫咪睡床)和几何形状家具内部的秘密孔洞里,还有定制设计的六角形睡床,完全适合两只猫休憩。客人可以抚摸熟睡的猫咪,但是不能把猫咪吵醒,也不能抱起它们。

  当猫咪起来走动的时候,客人可以搂抱、宠爱和逗弄小猫,当然,动作要轻柔;这里提供各种各样的猫咪玩具。如果猫咪需要安静的时间,或者说,需要打理私事的时候,就会通过隐秘的小猫门进入私人房间。

  整体氛围如何呢?正如Meow Parlour的一名员工说:“我从客人那里再三听到的词是‘酷’。”

  除了逗弄和搂抱猫咪的机会外还有更多的活动。这两家猫咪咖啡馆与当地动物救援组织合作,为这些猫咪寻找固定的住所。“我们的核心使命是让猫咪离开收容所。”迈亚特说。他表示,Cat Town Café的猫咪领养速度“真的非常快”,在开业前四个月的时间里,有近120只猫咪被领养,相比之下,与咖啡馆合作的动物收容所在2014年全年只有200只猫咪被领养。在Cat Town Café待的时间不超过三周,猫咪就会被人领养。

  为了帮助客人决定是否与猫咪合得来,Meow Parlour墙壁上贴着每只猫的照片和“个性”介绍,包括“运动员”、“忍者”和“BFF”(最佳宠物朋友)等不同的类型。

  两家咖啡馆都为顾客供应饮料和小吃——Meow Parlour的点心是角落的烘焙坊自制的,包括猫咪形状的饼干和马卡龙。这家咖啡馆不允许自带食物,以确保所有的食品对猫咪没有危害。

  还有以其他动物为特色的咖啡馆吗?在日本,这个概念已经演变出多种形式,现在出现了狗、猫头鹰、蛇、乌龟甚至猎鹰主题的咖啡馆。(实习编译:张沛 审稿:赵小侠)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新浪财经

文章关键词: 猫咪咖啡馆猫屎咖啡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为贵州返乡农民工冲泡面(组图)
  • 体育足总杯-鲁尼破门曼联3-1 下轮战阿森纳
  • 娱乐网曝张柏芝恋富豪 为李小冉殷桃前男友
  • 财经节后房价上涨?一线城市50天卖地693亿
  • 科技电商新年关键词:跨境、农村、移动
  • 博客中国人到底为什么这么急?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老妈用7岁女儿20万压岁钱红包买金条
  • 凯恩斯:中国此次“牛市”将空前绝后
  • 易宪容:CPI体系对弱势居民相当不利
  • 徐斌:亚洲金融危机今年不会再现
  • 水皮:创业板疯狂是有道理的
  • 邱林:英国出绝招要掏空中国人钱包
  • 余丰慧:治愈中国式通缩不能依靠央行
  • 谢百三:不动产登记与房产税是玩火
  • 钮文新:货币供应量“疯了”?
  • 金岩石:央行降准是为了“压岁钱”吗
  • 朱大鸣:房地产为何沦为社会百病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