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 新浪首页
《中国企业家》杂志:荣氏基因
    10月26日,荣毅仁走完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旅程。他的离去,为中国当代社会留下了什么?梳理他身上众多的符号意义,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了作为企业家的荣毅仁和他曾代表的荣氏家族。为什么是荣毅仁?为什么是荣氏家族? 《详细内容》
主  文
荣氏基因
    改革开放前,他是中国现代民族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改革开放后,他是入选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50位世界知名企业家中的中国第一人。集两个时代的殊荣于一身,无人能出其右;他被国家领导人称为“红色资本家”,他又曾当选国家副主席,集政商两界的尊号于一身,亦无人能及。他曾是中国最富有家族的继承人,他是解放后中国国有化运动的带头参与者,他又是中国改革开放窗口公司的领导人,而在他身后,荣氏工商家族百年的创富传奇亦得以延续。他的经历是中国建国后50多年政治经济生活的缩影。他是荣毅仁。
    爱国、敬业、节俭、宽广的胸怀、朴实的作风以及强烈的社会公益心,等等。这是当代企业界给予荣毅仁和他的父辈的最高评价。诚哉斯言。 《详细内容》
附  文

荣智健 香港的“红色资本家”
    当年荣智健作为一个身份特殊的人物,是香港富豪和高官沟通内地的重要“桥梁”
    1978年6月,荣智健辞别父母,只身来到香港,加盟其堂兄弟荣智鑫、荣智谦于1963年创办的爱卡电子。起初,荣智健在爱卡公司中并无股份。依靠父亲提供的100万港元的原始资本起步,至1984年,荣智健的财富已增至4亿多港元。这一时期,荣智健的商业活动更多体现的是个人奋斗与家族荫护的色彩。
    1986年加入中信香港公司、出任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对荣智健来说,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信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而中信香港公司则是窗口里的窗口。公司独特的政治背景给荣智健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 《详细内容》
评  述
传奇的中国企业家精神代表
       荣先生所开辟的道路与他传奇般的一生经历,正是中国近代史剧烈变动中不朽的企业家精神的反映。他从一个旧中国时期最成功的民族工业家族的继承人,到新中国成立后公私合营运动的带头参与者;从积贫积弱的国家环境中激发出的“以实业报国”为理想的实干青年,到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实行现代化的科学经营管理的中国改革开放窗口企业的负责人;从一个忠实的中国改革开放经济路线执行者,到一个共和国国家领导人。追寻他的思想历程,不是用简单的“革命主义者”,或者“红顶商人”可以来描述,也许他的心灵路程,与所创造的事业意义,还需更长时间才能提炼与认识,但他所树立的榜样却极具现实意义。《详细内容》
评  述

游梅园 忆德公
     荣毅仁父辈在“办事业”的实践里所体现的企业经营之道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到今天,依然是现代企业学习的榜样。
     10月26日,荣毅仁先生逝世。这使我怀念起年初的一段经历。
     今年3月份,探访华东的几家公司,过无锡时尚有半日闲暇,得无锡同事推荐游览梅园。梅园是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在1912年开始修建的,它与苏州邓尉、杭州超山并称为“江南三大赏梅胜地”,满山的万余株梅花在寒风中怒放,非常好看。这一次“初春探梅”,欣赏美景之外,更深刻感受到了一个世纪前,中国民族企业家荣德生的眼界、胸襟和气度。他在“办事业”的实践里所体现的企业经营之道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到了今天,依然是现代企业所学习的榜样。  《详细内容》
访  谈
荣毅仁 给当代企业家留下了什么?——访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陈锦华
    毛主席曾经对荣毅仁讲了这样的话: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掌握自己的命运。我认为这句话在荣毅仁的一生当中得到了体现。
     “荣老追悼会当天新华社发了一个他的生平,应该是对荣老的盖棺论定,其中讲了一条:他是中国工商界的一面旗帜,既然是旗帜当然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11月14日上午,陈锦华在全国政协机关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指出。陈锦华是现任中国企业联合会的会长,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上世纪50年代后期,荣毅仁到纺织部任副部长,陈锦华是纺织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对于荣老,76岁的陈锦华至今印象深刻。《详细内容》

欢迎各媒体合作,来电:010-82628888-5607;     欢迎网友投稿:信箱:finance2@staff.sina.com.cn
策划:《中国企业家》杂志、新浪财经            本期制作:《中国企业家》杂志 孙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