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4月28日 12:32 中国经济时报
追踪空调价格战 近日,众空调企业聚首北京,共同探讨空调产业将向何处去。到场的海信、春兰、格力、科龙等企业明显分为两大阵 营,已降价企业一再声称“无意挑起价格战”,按兵不动者则反复强调“坚决反对价格战”。 海信、春兰:只是价格调整 率先发言的海信空调市场策划处处长姜东春以“海信无心引起价格战”作开场白,称变频空调只占整个空调市场百分 之十几的份额,因此海信降价不足以对整个行业产生强烈冲击。随即,他给出了海信降价的三个理由:海信在变频技术、变频 空调上已确立了自己的位置;变频空调是新产品亦是未来发展趋势,以低价推新品为的是及早与国际接轨,迎接WTO;通过 价格战或其他方式整合行业对整个空调业发展有利。 “不想过多谈价格战,不希望媒体过分渲染价格战。”春兰新闻中心主任董建中从姜东春手中接过话筒。他把春兰的 降价行为定义为“价格调整”,并声明稍后于海信的“价格调整”并非受了某企业的影响,而是早有准备,完全依据自己的经 营实施的。 “春兰的降价空间在哪里?” 董建中自问自答:在于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在于关键设备自己生产,在于产品零缺 陷,在于理智科学的广告投入…… “空调普及率很低,春兰有责任推动其普及。”董断言,到了空调价格重新定位的时候了。“毫不隐讳地说,我们就 是要通过价格战重新定位,去掉一部分企业,抬高空调业的门槛,推动空调行业集中度的提高。” 科龙、格力、海尔、长虹:坚决不降价 “坚决不降价!”科龙代表首先言明态度,而后作了进一步阐述:科龙坚决反对恶性竞争,作为高起点、专业化的制 冷企业,科龙有足够实力面对正常的价格战;呼吁空调企业坐下来认真研究,吸取彩电、VCD的教训,使本行业走上健康发 展之路。 格力空调经营部部长杜鸿飞语气比较平和:格力目前的价格比较合适,没有降价空间。价格下调总归有下限,做品牌 却是无限的。企业应该拿到合适的利润。他透露,4月份,格力已全面进军商用空调领域,未来几年,这一领域有80万台的 需求。“用产品创造市场,不要在狭小的市场里用单一手段抢市场。” 海尔代表以提问的方式陈述自己的观点: 空调利润到底有多大?利润的提升来源于规模发展和技术创新,海尔空调1999年的销售是70个亿,海尔中央研 究院的投入是7.3 个亿,但海尔空调的利润达不到传言的25%。 降价是市场规律?适当的几百元的价格调整与动辄降价千元,哪个更接近市场规律? 中国非要用低价低质的产品闯国际市场吗? 最后,他没忘了阐明海尔的立场:三不打折——质量、价格、服务不打折。 长虹代表没来现场,但来自长虹长达5页的传真搅动了会场气氛。当会议主持人念出:“长虹绝不率先打价格战…… 一分钱一分货……某企业宣称在某地一天卖出5000台空调的真实性值得怀疑……所谓变频空调只是变频器加一个普通压缩 机的假变频……”海信代表姜东春第二次要过话筒,声音有些激越:低价低质从何谈起?海信的压缩机是上海日立生产的变频 压缩机,何来假变频?请行业主管部门来监督好了!相关方面:现在评判为时过早 “海信空调的投诉率很低,据我所知,至今还未收到一个消费者投诉。”中消协投诉与法律事务部王前虎首先平息了 海信代表的激动情绪。他称“价格大战”不过是媒体炒作用词,称其为“价格回落”更合适。“加入WTO前的练兵有利无害 ,难道非要限价不可?封闭带来的是什么?”他反问。随即用“一个欢迎两个希望”表明自己态度:欢迎合理合法给消费者带 来实惠的商业运作;希望降价不降质;希望空调企业扔掉显微镜拿起望远镜,把目光放远。 家电协会副秘书长陶晔认为,价格调整中企业是用品牌作代价冒很大风险,目前几家空调企业大幅降价后果现在评论 为时过早,明后两年才能看出端倪。空调企业完全可以把工作做得更细。 与会的资深记者刘荷清也忍不住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眼下空调业呈现出的现象远未到价格战的层面,只是企业的运作 策略——“价格闪击”。不排除弱势品牌还会采用同样方式造势,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对此说法,在场的空调企业未表示异议。 记者 陈军君 相关报道:家电协会秘书长谈空调降价相关报道:空调业第二个春天--关于“空调价格战”的思考 相关报道:武汉出现空调大战 春兰海信科龙竞相降价 相关报道:热点追踪:空调价格战今夏难打响 请您点击此处就本文发表您的高见 | |||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