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5月23日 12:16 中国经营报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胡晓明我觉得电子商务在中国离形成市场规模还远的很,10年都不可能。电子商务这个潮流到底行不行,还是一个非常难说的事情。我现在的看法一点都不乐观。我认为电子商务系统环境的成长远不是那么快的事情。 昌运风险投资公司赵国权多数网络公司必死无疑,因为全球范围内包括美国,真正有效赢利的电子商务模式还未出现。在中国至少也还要两三年时间才能探讨出适合国情的模式。我们的投资基金已经不再投资纯互联网企业。 亚商在线董事长刘天星我们在国内做B2B电子商务的经验是,可以绕过去的困难就绕,可以闯过去的就闯,绕不过也闯不过的,只好等待时机成熟。 近日,风头正劲的电子商务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质疑,因为包括美国在内,电子商务网站如何实现赢利迄今是个难题。有媒体披露说5年内互联网公司80%以上会因资金难以为继而遭遇破产。INTERNET.COM总裁麦克伦也发表看法说,现在对互联网将来的应用方式的估计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错误的,一种明确的可赢利的电子商务模式还需要一到两年的失败准备才可能出现。 对于中国来说,电子商务的前景似乎更加扑朔迷离,因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许多瓶颈依然没有根本改善,而且和美国还有所不同的是,中国的电子商务公司大多数是无传统企业背景的纯电子商务公司,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利用电子商务的概念圈钱上市。 中国的电子商务是虚火上升? 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网上支付、标准和法律环境建设、配送服务体系以及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等问题。而这些都不是旦夕之间就能点化而成的。 “尤其是商业信用和流通体系,”北京君思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梁春晓说:“这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而且这两点都不可能马上解决。信用问题是整个社会的问题,现代流通体系美国早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完成,而我们直到今天还没有一个大型的流通企业,这增加了电子商务的流通成本。” 这些基础设施的薄弱束缚了电子商务的开展,在国内最早从事B2B电子商务的亚商在线在公司成立前,不得不花半年多的时间来研究如何选择一个最有利的商业模式,以绕开这些壁垒。其董事长刘天星介绍说,由于个人信用不足,他们选择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由于网上支付行不通,他们利用传统的月结算方式,这实际上已是电子商务的异化变形。 曾经最早投资8848购物网站的昌运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赵国权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电子商务开展的相关环节和支持系统跟不上,政府的垄断收费限制了网民规模,中国电子商务公司不能借助市场行为解决技术接入问题,也因此增加了投资的风险。 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中经网总经理胡小明率先对国内的电子商务热发出了警告:“电子商务在中国想形成规模路还很远,10年内都不可能。电子商务需要一个系统环境,系统环境的改变和技术条件的准备是两回事。技术上我们都是乐观派,电子支付、安全认证等都是容易做到的,而系统的生成比单个的技术生成要慢得多。所以,我对电子商务的估计是一点也不乐观。” 信息产业部对国内消费类电子商务的首次调查似乎也证实了他的观点,国内去年网上购物的交易额为5500万人民币,仅占社会零售总额的0.0018%,只有20.3%的网民参加过网上购物,而其中感到满意的仅占40%。 中美电子商务相差无几? 电子商务作为一个名词概念,几乎是同时在中、美两国出现、传播和推广的,因而有人说,我们和美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其实,中国和美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是不一样的,现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实践美国早在1980年代初就已经开始。是企业的商务需求促进了网络和电子商务技术的进步,并最终促成了“电子商务”概念的形成。但在中国,电子商务却是由IT领域和媒体发起的,它的概念先于电子商务的应用需求。 此外,中国的电子商务业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美国的发展环境,在体制、法律、信息化基础、收入水平和文化方面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和不足。 CHINAREN的陈一舟是把这个差距精确到了年,他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比美国慢二十年,互联网技术只慢半年,消费者对互联网的接受程度可能只慢一年到两年,商业模式慢两到三年,某些基础设施建设可能要慢十几年。美国去年网上交易额已经超过两千亿美元,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4%,而中国国内网上交易额仅为660万美元。 虽然美国的电子商务模式很多,但受习惯、文化、信誉感等差异的影响,不可能将美国的这些模式照搬到中国来,而必须进行变通。这是深谙美国商务环境的亚商在线总裁邱子磊的体会。 谁来修建“航标灯”? 中国电子商务发展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不是单个企业能够解决的。企业在商海里航行,修建灯塔政府应该介入支持,给电子商务发展创造一个开放的、创新的、宽松的环境,但目前政府中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只有十几个人,这对于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来说,显然太少了。 亚商在线和中国企业网的管理层都无奈地表示,电子商务涉及到很多政策性的东西,是政府和机构的事情,我们只有等待。 赵国权指出,中国电子商务公司完全受制于中国电信发展速度快慢的约束。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促进电信业在竞争中发展。 “政府在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非常被动的角色。”梁春晓认为政府应该在几方面发挥作用:首先,政府应为电子商务搭建大的框架。如相关法律基础设施,其次,政府可以做一些产业统计,指导企业行为,提供企业一个非常好的信息平台,此外,政府应该直接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如把政府采购放在网上进行,这会吸引很多网上商务的展开,还能降低政府成本。最后,政府还应鼓励试点,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和资金支持。” 政府在整个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没有必要急着规范,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实实在在地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不要说政府官员搞不懂电子商务,就是很多电子商务业内人士也搞不懂什么是电子商务。在不了解这个事物的情况下就去规范,很有可能压制电子商务的发展。 谁是电子商务真正玩家 中国电子商务始于1998年,最早推动的是IT厂商和媒体,从1998年起到现在,这个阶段的主角是电子商务服务商,像8848、雅宝等通过网络来提供商务、信息等服务,但这还是中国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估计从今年开始,中国电子商务可望进入第三个阶段,以海尔、TCL、美的为代表的传统企业已全面进军电子商务,不少专家认为这标志着中国电子商务时代才算进了门槛。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行业透过网络或电子商务来形成新的组合优势的过程。中国电子商务未来的希望还在于传统企业的转变中。 亚商在线600多家客户中,90%以上是外企。作为仅有的几家国内客户,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的有关负责人表示,大多数国内企业信息化、电子化程度低在于领导观念陈旧,现有企业流程不优化,国有企业产权不清,没有成本控制的意识。 不难发现传统企业做电子商业的需求非常迫切,但现在许多网络服务商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事实上,B2B是网络服务商最不适合干的,在美国,可以找到很多网上零售商,但可能找不到一个非传统企业背景的B2B网站。中国企业电子商务B2B这一块应该鼓励以传统大企业为核心,按照供应链体系组织电子商务。纯粹的电子商务网站,想凑这个热闹很难。除非它在某个行业领域拥有极大的信息优势,极大的行业联系优势,得到行业巨头的支持。例如科龙牵头组织的电子商务平台E-DAS.COM.。 CHINAREN的CEO陈一舟也指出,国外风险投资很多都特别看好由传统企业来做的电子商务,传统企业有其行业资源优势,在中国可能传统企业做B2B电子商务做得最好。 中国电子商务何时能成规模? 亚商在线的刘天星认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很快,而电子商务的客户规模相当重要,在美国电子商务能赢利的用户临界值是2千万。中国在今年底明年初,就可能达到这一点。 陈一舟相信在中国,B2B也好,B2C也好,从长远来说都很有前途。但B2B对于中国稍微超前了一点,回收的时间也更长。就B2C而言,需要基础设施的支持和上网率的支撑,中国要达到一个稳定的上网率,需要有1亿网民,这个时间可能要5年至6年,中国B2C电子商务的发展完全可能每半年翻一番,网上交易的增长速度会超过中国网民的增长速度。目前美国已经做到了这一步,将近50%的人上网,而中国因为上网人数低,基础设施差,网上交易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要比美国小,而且可能要小十倍。 梁春晓指出了中国B2B电子商务网站的三条道路。第一是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技术和系统服务支持;第二是同传统流通机构结合,像上海的梅林正广和这样,重组流通渠道,建立现代流通集团;第三,从传统行业派生出来的电子商务,背靠传统企业巨头。 看来,在中国大规模进行电子商务还需耐心等待。申音郑媛 相关报道:中国银行业积极推进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做什么最赚钱 我国电子商务增长潜力巨大 中国消费类电子商务网站逾千家 | |||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观点 > 市场 / 内容 |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