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半小时》:执业药师--百姓吃药把关人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10月26日 11:39  CCTV经济半小时

  经济半小时记者/李娟

  有这样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说我国每年因为吃错药而死亡的人有19万之多,因此住院的人达到250多万,这样的惨剧怎样才能避免呢?实际上,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行当,叫作执业药师,他们是我们吃药的把关人。但我们在采访中却发现,愿意到药店去替我们把关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感冒,西安的赵女士拿着药方到城北的一家药店买药,可到了这里,药店却拒绝照方卖药。原因是,赵女士说:“她(执业药师)告诉我说,这个可能是大夫开(药)的时候,开错了。说这个不应该是糖水。”

  原来,驻店的执业药师在审核赵女士拿来的药方时,发现有配伍禁忌,按照规定,赵女士必须让医生更正后重新拿药。

  赵女士感慨地说,“我如果到其它小药店去的话,它没有执业药师,它可能就照着这个(处方)给我就把药开了。”

  由于有执业药师把关,这家药店不仅受到了顾客的欢迎,经济效益也明显提高。

  就有顾客这样表示,“坐多少站,穿过整个西安市,跑这里来买药。”

  自从用了执业药师以后,这家药店回头客多了、固定的顾客多了,营业收入也多了。据统计,光它的针剂柜台,原来的月销售额在1万,逐渐上升到现在月销售额6万。

  为了严把药品关,保障百姓安全用药,我国从1995年开始在药店实行执业药师制度,然而,实施6年来,情况并不理想。

  近日,我们会同国家药监局的一项调查表明,一些有资格从事驻店执业药师工作的人,并不看好这项工作。

  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有学生表示,“暂时不准备去药店做营业员,但是我准备考执业药师,说什么也上了4年大学,花了那么多钱,我去当个(药店)营业员的话,确实有点亏,我有点大材小用的感觉。”

  我们会同国家药监局对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应届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37名毕业生中,有36名准备报考执业药师,然而表示愿意去药店当执业药师的只有2名。

  学生择业的首选部门是生产企业和流通部门,而目前我国最缺执业药师的,恰恰是学生们不愿去的零售药店。

  截止到目前,我国注册的执业药师只有2。62万人,药店却有14万家,按有关规定,每家药店必须配备1名执业药师,预计今后整个医药行业,执业药师缺口近19万人。可就是这样一个原本应成香饽饽的岗位,为何却无人问津呢?

  以陕西为例,陕西省有2943家药店,而配备了执业药师的药店仅2家。

  在调查中,陕西省医药保健品永兴公司经理祖树青表示,“现在这个执业药师,我们也招了几次,但是人家确实不愿意来。”

  陕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张蔚表示,“比如说零售药店,一个执业药师他和普通营业员(工资待遇)基本上是一样的,一个月可能也就是那么几百元钱收入,所以这样就很难吸引这些执业药师到药店来工作。”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医轻药”,药剂师往往是在医疗单位或生产企业,从事新药开发等幕后工作。习惯了“有病找医生”的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执业药师的作用,因此,执业药师的社会地位和技术价值,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报酬偏低,不受重视,是目前人们不愿当驻店执业药师的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我国用药安全问题又十分突出。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250万人因用药不当而住院治疗;19万人因此死亡;不合理用药的人数占11%到26%。

  比如,陕西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主治医师刘丹萍反映,“我这里是急诊病房,经常会碰见一些吃错药的,我觉得有专业人员指导(买药)应该是一个好办法。”

  对此,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巡视员李军认为,对执业药师的社会地位不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执业药师就应该立法。

  在较早实行执业药师制度的欧美国家,由于有专门的《药房法》、《药事法》为基础,执业药师的技术价值和技术尊严都有保障。

  在英国,执业药师同医师、律师一样拥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美国,每1500人当中,就有1名执业药师,而且近80%的执业药师是分布在药店;这与我国主要分布在生产和使用单位有很大不同。目前,我国已着手进行执业药师的立法工作和认证工作。

  李军还说,“我深信通过这两项政策的贯彻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目前执业药师数量不足的矛盾。”

  国家执业药师制度五年计划:

  2001年底执业药师达到4.5万人

  2002年底执业药师达到10.5万人

  2003年底执业药师达到12万人

  2004年底执业药师达到13.5万人

  2005年底执业药师达到15万人

  面对让人心惊的患者和死者,相信所有的人都希望这份五年规划能够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