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化石标价三千 古玩市场化石八成是假 (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 15:06 北京晨报

  化石作假三种方式

  “化石造假大体有三种情况,”王文利告诉记者,第一种是“描眉画眼”,即在残缺的真化石基础上修修补补,做出完整的模样来。潘家园出售的辽西鱼化石和潜龙化石就属于这种情况,“在真的鱼化石上画上几笔,或在断裂的地方补上一块,就造成一副完整的化石。”

  第二种是“狸猫换太子”,用羊骨、牛骨等经过特殊工艺后模仿成恐龙骨或猛犸象骨的样子。

  第三种是彻底的仿制,基本上都是采用高科技的手段,用高分子材料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这样模仿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

  专家观点

  古生物化石买卖存在法律空白

  王文利说,我国是化石的大国,储备有大量的珍稀古动物化石,这对研究古动物和研究地质运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尽管这次在潘家园看到的大部分都是假化石,但是不能排除真化石被人私采、贩卖的可能,现在我国还没有相关立法,只有一部文件形式的《化石保护办法》,所以给我国保护化石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据海关有关人士介绍,目前所发现的古生物化石走私情况不过是冰山一角,古生物化石的走私出境已成气候,潜在的国际市场已经形成。仅流失到美国的中国“真”孔子鸟化石就有100多件。

  但是,古生物化石的法律地位仍十分含糊,目前司法中对走私古生物化石的行为都以“走私文物罪”加以定罪量刑,但化石不是文物这一“致命伤”,使这类走私行为难以受到应有的惩罚。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