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坛新生代小天后黄龄:父母是好友学习更主动

2013年03月18日 21:16  《理财周刊》 

  拥有比同龄人更多一点的自由,拥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的空间。在父母“朋友式”的教育和关怀下,黄龄不断地进行着主动学习,最终成功发展,成就了自己的天赋。

  文/ 本刊记者 张瑾

  从完美演绎《HIGH歌》的“转音歌姬”,到音乐剧《女人一定要有钱吗》中令人惊艳的“董培洁”,黄龄这个名字对很多人来说早已不再陌生,而她身上展现出的才华也受到了许多圈内人士的青睐。全国范围内纷至沓来的各式商演、代言邀约以及各档卫视晚会与综艺节目抛出的橄榄枝,让这个年轻女孩早早拥有了远超同龄人的不菲身价。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个优秀如“科班出身”的新生代小天后却并非出生于艺术世家或父母严苛的声乐训练。这个生长在普通家庭,甚至曾一度想做运动员的小女孩究竟是如何成长为现今舞台上耀眼新星?

  黄龄告诉我们,是父母“朋友式”的教育和鼓励不断促使她按自身兴趣进行着主动的尝试与学习,并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赋以及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比同龄人更多一点自由

  黄龄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上海家庭,爸爸妈妈也都是平凡的上班族。回忆起小时候的成长环境,黄龄说自己从小就隐隐约约感觉到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其他家庭略有不同,他说:“相比周围同龄的孩子,我爸爸妈妈对我的教育一直是比较宽容的,也从来不会设定一大堆硬性‘指标’要我完成。当我同学的爸爸妈妈规定他们按时间回家做作业,吃饭不能讲话,考试取得名次,甚至打电话也受到限制的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却给了我较大的自由。”

  当然,黄龄父母的这种“不要求”并非溺爱,而是基于黄龄较为乖巧懂事的性格作出的判断。

  “我也问过爸爸妈妈,你们这样就不怕我变得很太自由散漫吗?他们说不担心,因为我不是乱来的孩子。之所以不催我回家做功课、放学路上很少接送,是为了让我和其他小孩子有结伴而行的机会;双休日和假日允许我邀请小伙伴来家玩,鼓励我利用空闲时间与同学进行电话交流是为了让我从小学会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增加与各种朋友交往的经验;至于不规定学习成绩则是为了让我更自由地学习,自己发现兴趣和喜欢的科目。”

  在这种“不做规矩”的教育模式下,比同龄人更多一些自由的小黄龄也变得比同龄人更加快乐和开朗,同时还拥有了比同龄人更优秀的自主判断意识。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就在父母的支持下自己做比较大的决定了。”黄龄告诉记者,在小学临近毕业时,有体校的排球教练来学校挑“小苗苗”,并选中了坐在最后一排的她。“那时我对排球完全不了解,但因为从小喜欢运动,所以就去试了试。”

  在参加了几次试训后,黄龄发现自己喜欢上了排球,在练排球的时候特别开心,而体校也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当时自己的学习成绩不错,但进体校的话肯定会影响学业,但我又觉得自己特别喜欢排球,所以很矛盾,也很怕爸爸妈妈不同意。”但出乎黄龄意料的是,在她向父母“坦白”了自己的心事后,两位“大人”第二天就告诉她可以自己做决定,但同时也第一次给出了他们的“要求”——“如果打球,就一定要好好训练,就算苦,也一定要坚持。”于是,得到父母首肯后进入体校的黄龄训练起来特别认真,在冬天跑马路、练垫球也从不喊一声苦。虽然最终因为身高问题无缘职业发展,但黄龄说自己从不后悔,“我很感谢父母对我兴趣的尊重和支持,虽然这段3年的时光没有让我成为最初理想中的运动员,但它磨砺了我的意志,也让我从小拥有了面对挫折的勇气。”

  “鼓励我自己找到天赋”

  在退出体校后,黄龄又回到学校开始了与同龄人无异的正常学习。一次偶然的机会,15岁的黄龄在电视上看见了一则歌唱比赛的广告。而除了排球之外,唱歌恰恰是黄龄的另一项“至爱”。“我从小就喜欢唱歌,父母也知道我唱歌挺好听,但一直是唱着玩的性质。当时我妈妈见我似乎有兴趣,就直接拍板说要陪我去比赛”。

  黄龄说至今还记得这场对自己人生至关重要的初赛地点位于长寿路。现场有明星梦的小孩很多,因此每个参赛选手都被规定只能唱半首歌。但在父母“自由”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黄龄在赛场上却表现得比任何孩子更为成熟和勇敢。“我记得当时上台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有一个要求,就是我想把自己的这首歌全部唱完”。在得到允许后,黄龄在母亲的注视下自信地唱完了一整首李玟的《往日情》。此后不到一周,令评委老师印象深刻的她便收到了培训推荐。“我记得初次的培训费就需要几千元,当时这对家里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但和打排球时一样,我真心想去学,爸爸妈妈就愿意支持我”。因为兴趣使然,进入培训班的黄龄不需父母开口便主动立下了蒙头苦学的“军令状”。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先天的资质及后天的勤奋很快让黄龄获得了导师的赞许和青睐。进入培训班后不久就开始陆续有了各种演出机会,不仅从此开启了正式的演艺生涯,而且每月还能赚几千元的演出费,

  在谈及第二次离开学校发展兴趣的选择时,黄龄告诉记者,这是在和父母深谈后作出的决定。她说:“在我父母的教育观念里,好好读书然后取得高学历是一条稳妥的道路,但也不是适合所有孩子的唯一道路。如果我并不具备学习天赋,硬逼我努力熬上一个好大学也不是他们所乐见的。因此在鼓励我自己发展天赋的过程中,他们始终支持我向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前进。”

  是父母,也是好朋友

  就如同《成长的烦恼》中那平等快乐的一家子,在黄龄成长的过程中,她的父母很少用“命令式”的口吻教育自己。“就算小时候作弊被老师捉住时,爸爸妈妈也没有打我,而是像朋友一样陪我学习,告诫我不能再犯相同的错误。”小时候如此,成名后父母也依旧是黄龄的好朋友,在女儿身边默默地支持和陪伴着她继续成长。“比如我爸爸虽然没有从事过音乐行业,唱起歌来甚至还有点五音不全。但他喜欢听歌,会为我分析Mariah Carey、Celine Dion演唱,给我聆听者角度的意见。比如最近他就告诉我说我的演唱细听下来没有从前有底气,他觉得是我身材上太消瘦了,希望我能改善体质。而我妈妈也会经常听我的心事,给我工作和理财上的建议,细心地帮我滋补身体和喉咙。”

  回顾自己的成长史,黄龄将自己大部分的成就归功于父母给予自己的“好友式”的支持和鼓励。“有时候我会想,如果我不是出身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家庭,那么现在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可能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黄龄,而不是如今这个开心唱着跳着的歌手黄龄。能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我觉得很幸福。”

  记者点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何种家庭教育模式是最成功的,或许不能一概而论。但无论何时,鼓励和发掘孩子的潜力、保证顺畅有效的亲子沟通都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除了应试教育这一条道路外,适当地关注和发展孩子的兴趣,了解他们的意愿,给他们自由发展空间的“朋友式”教育或许就是一个促使孩子主动学习及沟通的好方法。因为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条条道路通罗马,不该拘泥于考好成绩、上好大学这一模式。

  当然,家长在尊重孩子天性、与孩子交朋友时也需要拿捏好尺度,过分的放任和溺爱是绝不可取的。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王立军治下重庆警察增长近2倍
  • 体育NBA-热火22连胜平火箭纪录 视频
  • 娱乐传撒贝宁出走央视 哈文:跳槽也传染
  • 财经王立军遗产成难题:曾上马多个过亿项目
  • 科技中移动称香港超低套餐为临时营销案例
  • 博客柴静:请避开东风卡车 马未都:减肥秘决
  • 读书中国周朝已有房产税:唐代曾遭市民反对
  • 教育北大自主招生考题:用高考状元编笑话
  • 育儿英国小学教师性侵20多名学生遭起诉
  • 管清友:铁道巨债风险应无妨
  • 张庭宾:中国避免深衰退须调整计划生育
  • 叶檀:没有鬼城并不意味着房价坚挺
  • 罗天昊:中国急需废除各地公路收费
  • 朱文:QWERTY键盘经济学和新贸易理论
  • 第一穷人:国五条细则出后会发生什么
  • 刘远举:以特赦换取财产公示不可行
  • 杨涛:我国面临银发金融时代的挑战
  • 黄凡:地产泡沫终有破裂时
  • 陶冬:日本贸易赤字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