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指期货实盘套利专家研讨会实录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3日 19:43 新浪财经
由颐和资本主办“股指期货实盘套利”专家研讨会已经于4月2日在颐和资本会议厅顺利召开。以下为此次研讨会的实录。 图为研讨会现场。 王吉舟:首先欢迎各位莅临颐和资本,我们共同参加这个股指期货实盘套利专家研讨会。尤其是 有一些外地远道而来的朋友,更加的辛苦。咱们还是按照老规矩,每个人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从我开 始吧。 图为研讨会嘉宾王吉舟 我叫王吉舟,有一些新是朋友,有一些是老朋友,我是颐和资本的总裁,颐和资本的性质就是国 内的私募基金。 翟山鹰:大家好,我是建银国际(中国)有限公司董事 投行部总裁,建银是中国的四大国有银行, 中国银行在海外成立了中银国际,建设银行成立的工作叫做建银国际,在中国国内做投资业务,这是建银 公司的来历,是全资总公司,目前建银在国内的所有的投行业务都在我们这边,希望跟大家多合作,希望 将来有更多的机会。 图为研讨会嘉宾翟山鹰 程功:大家好,我在首创负责黄金期货,股指期货,恐怕我们80%的在这里,希望以后跟大家多交 流。 图为研讨会嘉宾程功 宋立波:大家好我是首创的宋立波。 寿箐林:大家好我是首创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事业部副总经理。我主要负责QF这块的业务。 姚翊轩:大家好!我来自于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专户理财部产品经理,负责理财的业务, 我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主要向各位专家学习。 杜鹏:大家好!我叫杜鹏,我是首创期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主要负责我们公司期货的工作,希 望可以借此这个机会,跟大家可以在一起沟通。 许晴旺:我是北京中期期货公司金融事业部的负责人,主管股指期货、黄金期货及其他金融衍生 品,套利模型和套利交易也是我们的重中之重。北京中期本着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原则持续稳定经营。 图为研讨会嘉宾许晴旺 徐海洋:我是日信证券研发部首席策略研究员,因为这个股指期货的事情,在未来五年的时间, 对股指期货的交易方式,还有盈利模式产生巨大的变化,希望可以向大家学习,在具体的业务方面,还有 市场方面跟大家有一定的交流。谢谢! 马重:我叫马重,北京风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我是86年去美国留学,90年开始在美国的期货 市场从事股指交易的工作,去年年初开始回国在北京成立了一个北京风软技术有限公司,主要做期货交易 的风险管理,可能算国内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生产管理研发的企业。那么希望以后我们和大家有更多的合作 。 高彦嵩:大家好!我叫高彦嵩,来自北京中期期货公司金融事业部,对沪深300指数期货、现货有 较深研究。股指期货方面我在投资者结构方面有一些分析,希望有机会跟大家交流。 胡浩:大家好!我是中信证券研究部金融工程及衍生品研究负责人,我们这边主要的任务就是致 力于开发数字化的交易策略,可能跟王总那边是对应的,我们希望在未来期权期货推出之后,开发一些美 国比较流行的交易策略。 严高剑:大家好!我叫严高剑,是中信证券金融工程分析师。 李关峥:大家好!我叫李关峥。我来自中国金融公司衍生品研究部。 爱新觉罗.启翊:大家好!我是颐和资本的副总裁,希望可以通过这次会议,跟大家学习。 王吉舟:我首先说一下颐和资本请各位参加这个会议的初衷,因为国内的股指期货,刚才和风软 的马总一直做交流,股指期货我们以为07年初的时候开始推出呢,我们当时准备的机关枪到现在都快生锈 了,本来春节之前我们想搞这个活动,因为当时股市涨的比较高,会里面的一些领导暗示我们不要搞,后 来准备跟建银国际一起搞,然后建行里面的领导非常谨慎,又没有让搞。过完了春节之后—好不容易春暖 花开了,咱们就决定自己搞吧,等他们配合恐怕等不及了。股指期货推出,什么时候推出,首先不是我们 今天这次会议的能够决定和能够讨论的话题,那么我们这个会议更希望大家探讨一些实际性的东西。尤其 是期现套利的问题,我们在这个方面准备了一个基金,我们这个基金成立的目的就是套利,无风险的套利 ,或者风险比较小的套利。因为我们曾经研究过日本市场和其他一些新兴市场,当股指期货推出的时候, 它的第一个年度的利润机会高达200%。按照中国的市场特点,利润率不会比日本小多少,谁抢在前面呢, 谁就可以分享到第一杯盛宴。同业内的比如说各位期货公司的,还有证券公司的比较注重金融衍生产品的 这些公司,像中信这样的大的券商,我们虽然说不是一个机构,但是我们都在同样的一个关注点上,那么 我们目前各个公司之间到底推进到什么样的技术层面,恐怕这种交流的会还不多,所以我们想借我们公司 的会议室,很简陋的平台,我们不能搞那种高成本的,我们不知道要搞多少次才能够有结果。我们先闭门 搞成一个内部的会议,我希望这个平台可以成为行业之间交流技术层次的小的沙龙。如果明天可以推出, 我们今天的会议没有白开,如果下个月推出,我们之间还可以搞两次。这是我们搞这次会议的目的,从议 题来说,大家看到这个议题,这是我们能够想到的一些议题,那么不排除与会的其他各位提出新的议题, 这些议题当中主要的一句话概括,就是在中国国内的这些机构,期现套利操盘的关键点,还有技术的关键 诀窍,我们还是按照这个次序每个人先做一个20分钟左右简短的概括性发言。然后再这轮结束之后,各位 有一些机构提供的研究报告,我觉得还是相当深入的,我希望各位老总先安静一些,听一些年轻的研究员 多说一些实操性的东西,这个基础之上大家再进行讨论。 杜鹏:把自己平时工作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经过很多次同行的交流,希望在这个场合跟 大家说一下。主要是针对这个套利策略,首先在进行套利过程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资金管理涉及到一个 最优的资金管理,因为本身要进行期现套利在期货条件下,这个之前防范风险。在资金管理这一边,每次 下单的规模,针对每一个合约的下单次数,这边可以进行仓位的控制,有没有一个最终的方法,我们可以 对历史的一些经验进行统计,但是统计的对于实际的操作,可能未必有效。这个过程当中,需要实际操盘 的经验,还有对未来市场走势的一个预期的估计。对于外盘的估计,运用到国内市场当中,我觉得如果真 是要对某一个参数、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衡量的话,推出一段时间之后大家才能作出判断。 第二个问题在管理方面,我们也经过了实际的测算,包括对于国内的交易的情况,来进行测算。 不知道大家是否能够认可,有一个一致的看法。在项目模拟方面,我觉得期现套利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在这个方面大家可以应用一些比较成熟的项目模拟的技术,一些优化的技术,来进行操作。但是我们觉得 在这个环节方面,是不能够依据个别的研究员的判断,是要有一个团队来面对。但是具体筛选的方式,然 后在市场行情运行到某一个阶段,选取的策略,应该随着市场发展以后有一个判断,这个方面对于我们期 货公司来讲,这个方面是相对比较薄弱的方面,需要跟这种大的证券公司来共同合作来完成。基本上跟踪 误差在一个月达到1%,这个误差不超过1%,不知道这个参数方面,大家是否能够有一个比较一致的估计。 现货组合,究竟它的检验也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是可以接受的。我们曾经一个项目组合,进行跟 踪,我们用项目组合,或者进行一些比较,基本上收益率相差不到4%,对于项目组合、项目指数进行期现 套利的话,对收益率的影响,对项目组合这个方面,还有一个问题,是否要把这个误差纳入到我们无套利 区间的上下界里面去,也纳入到这个成本当中,还有对于期现到期日当中,这个之间出现的偏离,这个部 分我们曾经做过统计,如果要从历史来看,从股指期货来看,从上市到今天的话,全部统计下来相差很多 ,但是对于具有的合约可能相差50多个点。具体说这几点,这是我所能想到的,跟大家交流。 姚翊轩:我这边做了一些股指期货的产品,主要的话专注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还有现在这边基 本上我们有产品出来,具体的话在做交易系统,还有进行资金运作投资的时候,是能跟期货公司,还有像 证券公司这些方面的合作,刚才杜鹏说了,资金的一个使用效率的问题,是我们比较关心的。还有在交易 方面的成本,以及对于我们做具体投资的过程当中,对于收益率的一个影响。现在我们也是刚刚开始做这 个方面的研究,有一些数据基本上来说,就是使用交易做一些测算,但是我想这个数据远远不够的,还有 像国外的成熟市场,他们的一些数据我们也要做,我们会多做一些交流吧。 程功:我补充一下,我先大致介绍一下我们这一块做了一些什么。 我们目前现在首创做的期现套利,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也是我们走访的基金公司,包括银行的一 些私募资金,包括证券,感觉资金涉及的大一些。在这之前,我们一开始把所有的套利的各个方向都已经 指出来了,甚至小的套利,现在为止不是我们研究的东西了,我觉得到期套利几乎不是套利资本追逐的的 ,是一般的投机资本足以把这个积分抹平了。因此关于现在的期现,以前跟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沟通,发 现期现这一块,其实用组合拟合出一个组合,在战术上很难找到最优,或者说这一时段是最优的时候,可 能下一时段不是。前一段听说国内的一些公司研究ET300的ETF,对于降低成本和最佳的功能指数都有很好 的意义,以前在深圳做的时候。现在首创目前要做的,目前据我们所知,无论是来自于私募,还是来自于 一些财务公司,还有基金公司的专户理财都有大量的需求,我觉得对于市场来说太大了,那么涉及到如果 这么多,包括我们的一些机构都在研究这些东西,大家都拿出自己的方法,那么介入这个市场是大家一直 介入的,大家认为市场有机会,机制比较活的大家都进去,比如说私募,还有基金公司,还有QFII,还有 随着政策的创新,最后我们会逐步地进,我们觉得这个时间在国际上大概2-3年,我们看到了一些国家, 尤其是一些新兴国家,他们回复到一定价差的时候,感觉是两到三年,我们国内的聪明人太多,我感觉可 能这种套利的机会,就是我们所谓的指数的失真,或者明显的不合理,我的感觉可能在一年或者一年多里 面,套利资本会得到一些超乎寻常的收益,当然可能中间由于系统调整不到位,或者资金的设计不合理, 或者软件设计和通道本身出现一些问题的话,可能导致套利出现失败的情况,留存下来地话可能在一开始 的时候,会发现很多很出名的套利资金,会得到很超乎寻常的收益,在这个市场,很快随着更大资本的进 入,我们这个市场开始进入平衡收益的一种市场状态。这是一种个人的看法。但是我们为什么做这些,一 方面自己有这个需要,客户大量的需求,而且包括我们的研究的本身,我们对市场的理解,需要我们对套 利本身的这套体系,介入的资金,还有本身存在的问题,要有一个非常深入的了解才可以。大致的套利这 一块,就是这样的。如果能够有基金公司,或者市场,把沪深300ETF出来,出现一些组合的话,可能有一 些变化。比如说冲击成本上,包括一些股票的平台,在解决这些问题上,虽然并不复杂,可是处理起来有 一些麻烦。而且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在实际的相关性上,不一定可以达到这个,ETF的流动性到底怎么样 ,本身可能成为套利,可能资本介入越多,流动性越大。对于套利,大致就是这样的。 宋立波:我们首创实际上做股指期货套利的研究,有一年多的时间里,虽然我以前是做商品有十 多年的时间了,在金融机构推出来的话,我觉得有一些理念,或者一些技术的环节,我个人和大家一起交 流的话,我对于这个盈利模式来讲,如何可以实现,就两点,一个是你的投资策略优化的问题,还有一点 就是市场的问题,我们这两块都是在做,我觉得优化策略的话,简单罗列的话,我们也做过几种策略,有 一些不同的结果,现在还在优化,然后建仓、平仓策略,还有选择,还有一次性建仓,还有分批分次建仓 ,我们做了一些对比,应该来说是比较细致的,刚才我们来讲是很多的数据难以取得的,我们需要对国外 的市场,在上市初期的时候,股指期货推出的时候,对市场的机会做一个评估,我们看到本身的机会来讲 的话,可能有一些指数做模拟,在这些策略里面,更重要的是你如何评价最优,还是怎么样,我觉得跟踪 的成本,我们认为是最难了,最现实的。 王吉舟:你们做到实时跟踪了吗? 宋立波:这是必须的,现在的话,我们只是在测算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大,而且就是说什么因素 可以影响到你的跟踪误差这一块,包括出现的时候,我们如何处理,我们尝试用一些主观性的策略,评价 一下市场。现在很多的测算,项目构建每就是指数来代替,但是实际上误差很大的,你可以用指数来模拟 ,但是同时告诉我,不同的市场之下,不同的市场,到底这个跟踪误差多大,或者一年累计下来的误差多 大,我觉得我们大家都是在摸索这个事情,我觉得这个挺有意义的也是很关键的。我们做了一些模型,跟 踪误差,在一年多以前就做了,现在在国外就是在测算这个东西。 王吉舟:跟股指期货模拟盘连上了吗? 宋立波:我们策略在做,同时测系统的时候连上了,但是现货市场的话,还没有连实盘,我们测 明创的软件,他们做了一个服务器,这个行情没有问题的,但是没有上到股票市场,这样的话我们一部分 优化策略,尽可能纳入国外的市场进行评估,同时就交易系统本身我们做测算,后来发现这个系统,如果 真的可以实现交易的话,真的有很多完全有问题的,我们不停地提这个问题,他们不停地改,大家在交易 系统这一块有什么好的建议。 王吉舟:我们已经做完了。 宋立波:你们自己做的系统,那经验更丰富了。 王吉舟:你说的问题,我们都遇到了,很现实的问题。 宋立波:可以使你的交易成本无限地增大。 王吉舟:本来是你想套利,但是发现被套住了。 宋立波:说实在的话,我们选择的时候,一个是策略优化的问题我们一直做,还有交易系统的问 题,我想颐和资本有很好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大家交流吧。 王吉舟:我们不交流的话,大家都做完了,我们没有优势了。 宋立波:这个股指期货的影响,以前都是涨或者跌的方向性的争论,我觉得这个意义不是很大, 其实无论从商品来讲,还是从国外的市场来讲,实际上对市场方向的的影响不是很大,我们关注这个期货 就够了。是这样的想法。我就说这些。 许晴旺:简单说一下,中期来说,我们国内做股指期货比较早的一些人,我个人比较喜欢套利, 也是中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理念,包括我们这边的分析师,还有一些比较年轻的分析师 ,曾经提交过数十计套利交易模型,其中包括跨市套利的模型,还有到期套利的模型,有成功的,也有失 败的,但是我觉得成功与失败不像我们分析师提出来,虽然说暂时被套了,但是我是一个成功的没有套利 失败,我认为不是这样的。我认为套利,其实说白了就是套期图利,投资者参与套利交易目的很直接,也 很单纯,我觉得就是来盈利的,不是为了套期保值。所以说这个模型,这个Case究竟成功与否,主要取决 于周期盈利率,长期的盈利,短期的盈利率达到多少,这才是成功的推荐给我的客户使用。刚才谈到的关 于套利我想分两个方面来介绍吧,一个是时机方面,还有一个手段方面。时机方面可能有一些朋友,要在 这个股指期货的市场成熟之后,有它的流动性,还有成交效率比较高的时候,有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做这 个期现套利,有一些理论上的更好的模型可以更好地用,这个模型可以使基金或者客户也好,更满意。我 觉得套利本质来说,发现市场背离的一些情况,我要把背离的情况套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说白了背离空 间就是我潜在的利润空间。越是混乱混沌的市场,对于我套利资金来说,越有利的市场,机会越大的市场 ,同样一个模型,可能在这次进场是一次失败的,但是成功之后,它的资金回报率,收益率很高的。我的 想法就是乱世出英雄。正如黄金期货刚刚上市的时候,利用这个黄金市场开始,它的不正常性,它的疯狂 性,利用它的不正常的时候套利单进场,无论是跨市套利还是期现套利,可能不同的套利单在不同的时候 离场,虽然不一定是平仓的最佳时机,但他们的区别仅仅是盈利比例的不同,不存在谁盈利了,谁亏损了 ,结果都盈利了,不同之处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我觉得套利要趁早。套利把背离的机会,套利到正常的 轨道上来。我常常举这样一个例子,这个市场背离的套利空间就是这么一锅粥,那么如果这个套利方法只 有我一个人会的话,那么我就套这一整锅粥,那么如果一百个人都会这个方法的话,那么大家都来分,你 又能分到几杯羹呢?那么我也在观察,当我把这些方法的模型拿给我的客户分享的时候,这个时候会发现 你进场的时机要越来越早,越晚进场越没有机会,我觉得套利要趁早,这是一个时机的选择。手段上的话 ,以上大家提到的都是以期现套利为主,我觉得几种套利手段当中,理论更深,难度更大,实践起来更专 业的套利,但是未必见得是盈利率最高的一个手段。未必是这样。我觉得配合时机来说,某一个时机适合 哪种手段的话,我就用哪种。对于持仓比例的话,我觉得手段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交易策略,不同的方 法。 高彦嵩:比如说这个ETL做的话,会影响到现货价格合同,同时在期货市场,对你的套利的结果, 有很大的影响,说白了建仓的手段怎么建,这个程序化交易,要分批入场,把握好这个大的时机和节奏, 还要把握好这个节奏,策略和技术相结合,不然的话这样用下来的话,大家知道87年期货股灾的时候,很 多人不知道股指期货怎么回事,实际上导致了现货市场的问题,结果造成市场混乱,咱们国内要用的时候 ,还是要用程序化交易的时候,如果这个指数,或者股指期货不平常波动的时候,监管层干什么的,会不 会出来干预这个策略,会不会查,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我从技术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 徐海洋:我们这边的研究的层次比较浅的,我们主要是听大家的吧。 马重:各位可能都是比较关心套利,就是获取利润,我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从怎么减少你的损 失来考虑问题。我从美国90年开始做这个工作,从某种意义来说,市场上可能认为我们是敌人。实际上是 相辅相成的,很多例子证明,即使再成功的交易者如果不注意他可能的损失,没有做好他这个方面的控制 ,总有一天他会失败的很惨,这个例子很多了。从我自己的个人体会,因为我在国外待了很多年,我的感 觉股指期货要上马,我觉得是第一步。但是我觉得这个市场只有期货,没有期权,那么这个交易策略再想 办法,动脑筋也是很有限,只要有期权出来的时候,我们不可以设想的太多了,现在还没有出来呢,从策 略来讲,如果有了期权交易,可能这个交易策略比以前丰富一百倍,可能从最大的限度的获取利润,另外 一个方面怎么控制你的风险,在没有期权的另外一个工具的话,那么你能做的是有限的。所以我想这一点 需要大家清楚,但是我们要谈现实,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中国只能出期货,那么我们就面临在股指期货交 易方面怎么做好我们的工作。但是我想这是需要说的。还有一个问题是交易,我从来不做交易,我看了很 多人做交易,我们一直跟交易的人相互配合,从交易成功者来讲,我的感觉一种人他的感觉的市场,尤其 是做衍生品的非常敏感,不像搞股票的,你搞衍生品的1:10:100就放大的话,可能利润很高,很多人成 功不成功,它的感觉非常好,当然这个里面有很多的经验积累起来,能够做到这一点,通过他的学习等等 各个方面的积累,但是这个人有的时候是天生也好,或者后天也好,对市长的感觉特别敏感,像某些人第 六感官也好,他对市场的反应非常快,那么这种人可能比较聪明。 那么还有一些人,在市场上我的感觉,国外看那么多人做交易,还有一种人善于抓住机会,各种 各样的机会,包括刚才讲的不成熟市场的机会,或者成熟市场,但是跨市、跨月份等等,很多很多的策略 ,基本上期货本身可以应对这个策略,成熟市场,不成熟市场之间的一些矛盾,或者信息不对称等等要善 于利用这个机会,就可以站起来。我回来之前,我们有一个公司专门做期权套利,因为美国的股票的期权 都有交易,在芝加哥的期权交易所,还有纽约几个交易所,都有同样的交易,同样一个品种的期权,那么 几个市场报的几个可能有一些不一样,在高度流动的市场可能差别很小,如果你有比较好的非常高速的交 易系统,把它的差反映出来,一抓住,你一买一卖的话肯定赚钱的,你买的话10块钱,一卖的话11块钱, 但是这种机会的话,我现在比太清楚中国的股指期货出来以后,这个机会有没有。但是在美国类似的交易 是可以做的。但是像新加坡、做类似相关性比较强的类似的交易,这是我所说的在美国看到的交易比较成 功一些例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那种层次比较高,比较深的。在美国已经进入了这种自由世界的时候,他对 衍生品的交易已经非常熟、非常透了,你说到底这个交易一个要耗损利润,还有你的交易利润,我用最低 的成本进行这个最大的交易,尤其有期权交易的时候,那么两个都是动态的,随着市场的变化,那么你找 到最佳点可能是最难的, 那么这种策略,当然我回来之前,我们那个公司已经跟我们谈了,觉得这个方向可能在美国有一 些比较高端的人正在做这个,利用一些更完善的交易工具,更完善的交易策略来实现。那么中国可能要走 到这一步,可能还有相当一段时间,最开始的时候搞研究的话,我们先从这一步做起来,但是要为将来打 基础,从理念来讲,要把利润跟损失两个关系处理好。要不然你可能想的就是赚钱的目的,可能一旦输钱 的话肯定担当不起。因为我不做交易,所以我的感想都是纸上谈兵的东西。跟大家交流一下。 胡浩: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报告,我讲一下我最近看书的特别深的一个认识,刚才谈到很多第一 关于期现,我讲的就是国外说的期现套利也好,其实跨期是跟这个有一个派别,如果不出现风险的情况下 ,期现套利到期的话,肯定不亏损的话,但是期现套利问题在于他们俩没有一个结算期,即使持有到期, 可能也是有风险的,我们一般人来看做的研究,就是找一个点,如果偏离远了,可以回归,但是我们所有 的说的传统的管理的时候,所注入的风险是一个下跌的风险,很少注意小概率事件,尾端的风险,而这个 衍生品最危险的就是小概率事件,在做研究过程当中,如果做跨期套利的话,一定要注意。可能真的未必 做跨期套利的话,未必好做。中国的话,可能这个时间比较慢。 第二个问题就是前面有人提到中国的交易制度的问题,这个可能比资金的管理更加注重。因为资 金和投资和管理,我们通过策略的研究,大体研究就是说即使有差别的话,还是我们可以忍受的,不管是 成功复制也好,还是完全复制也好,还是抽样复制,都是可以在可忍受的范围。但是这种交易制度的平台 ,以及相关的这种制度可以出大问题,好比我们一直讨论这个问题,中国的腐败制度和香港的还有其他的 国家制度有很大的区别,很多股票好像没有出什么大事就停盘了,你在交易当中考虑的因素可能非常繁杂 ,还有限制性的交易,我看到报纸上写的,某个机构在哪儿买的某个东西,可能会受到电话询问。如果这 种交易制度和停盘制度没有一个很好的平衡的话,对于我们做期现套利来说,是存在很大的政策性的风险 ,不可控的因素可能表现比较多一些。下面让我们的同事讲讲做组合模拟和流动性管理的一些认识。 严高剑:从目前国内市场来说,无论是构建现货模拟组合还是按照实际指数,和期货之间可能都 存在一定的误差,可能是制度上,可能这个市场环境所引起的,这种环境之下,。因为基金是我们主要服 务的对象,所以我们对于基金专户理财的业务比较关注。可以把思路放开的话,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是期 现套利,如果可以承受一些风险性的,为什么不能构建超越这个指数的多头指数呢,当是空头的时候,为 什么不找一个跑得更慢的这种组合呢。美国等发达市场这种套利的思想很流行。通过移植到期现套利当中 ,可以适当地承担一些低风险,打造一些更丰富的专户理财,针对不同客户的提供更加完善产品线。我们 提供给客户的可能不仅仅是是完全无风险套利的,或者跨期的,略微承担一些风险的多样化的策略可能更 加重要吧,因为不同的客户可能具备不同的风险偏好。刚才提到流动性管理方面,刚才说的70%的仓位, 按照合约来说的话,覆盖不了170天的,实际的市场当中,可能我们两个测算的对象不一样,我用的指数 的风险进行计算,可能更像马总用风险管理这一套的方式来做,而杜鹏之间可能用交易,或者实际的市场 来测算,从目前的市场环境,中金所制定的交易制度中,界定的是每天的结算。而不同的期货经纪商,制 定的风控策略不一样的,大部分的采取的是动态跟踪风控指标,而不是最低保证金。有的经纪商覆盖的风 险是80%,有的是90%,如果投资者超过这个水平可以就要求追加保证金或者给你平仓。因此实际的交易当 中,投资者面临的不仅仅是是一个保证金的管理的问题,还有一个经纪商的选择的问题。这可能会比保证 金管理的难度更大,因为不同的经纪商,它的客户结构跟资本金结构同样会影响到你的交易。因为结算交 易制度下面,可能不同的经纪商接受不同的客户,可能其他的客户最终的仓位的控制,还有总体的量影响 到其他的客户,可能这是一个新的问题,可能很多机构都没有关注的问题。也许可以通过引入多家经纪商 作为很多的席位这种方式规避部分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胡浩:如果这个交易者众多的话,你可能大家都去抢这样的一个机会,我们在设计软件的时候经 常考虑的问题,你是一口吃掉,还是说逐批的来吃单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还涉及到刚才交易制度和相关的制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在逐批下单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成本有一个 测算。这个问题很重要。刚才说的专项理财,适合不适合做套利的问题,如果五千万左右的级别的话,是 否可以进入这个市场,因为你所需要的软件人员的成本还需要考虑的。 姚翊轩:就是在资产上有20%,还有很多的客户聚集在一起。 胡浩:刚才所谓的大家谈到的一个感觉,就是这个期现套利,其实说到关于交易制度都有一个操 作者的经验的判断的问题。 李关峥:因为之前我们也是没有很多的交流,把一些理念说说,首先说到套利,大家都说到无风 险套利,我觉得是一厢情愿的,所以说股指期货的套利跟ETF有一定的区别,ETF是时间轴工作,但是股指 期货的套利时间越长,风险性越大,这是关于时间的不确定性,为什么要做这个呢,股票也是有风险的的 ,做套利也是有风险的,如果套利是三个月的话,股票也是三个月的话,从不确定性来讲差不多的,但是 有一个问题,有一个区别在于有一个期望值不一样的,股票从理论来说,股票的期望收益等于无风险收益 ,但是股指套利方面,如果出现价差的话,但是你股指期望的就是这样的价差,有不确定性,一个方面是 关于资金管理上的,在中间持有期过程当中,因为价值变化,可能会跳出一个区间,给你带来保证金的风 险,还有你分工的差异,你这个现货组织和期货差很多,最后可能利润发生损失,第三是冲击成本,你买 的时候股票价格买高了,你抛的时候可能抛低了,这是有一个风险的,这是你进行套利的时候需要考虑的 ,还有这个套利的交易放在更长的时间里面,可能是一年以后,或者更短的时间里面,那么我们做套利挣 不到钱的。交易成本非常低的券商可以挣钱,如果大家都做套利的时候,大家都做的时候可能不赚钱。还 有一个风险的问题,如果测算风险的时候,90%赚钱做,还是70%40%赚钱都敢做,刚才讲的一锅粥的问题 ,这个一锅粥不是一锅粥大家都来要,可能盛上来的是一锅凉粥。为什么研究套利的话,其实套利是期货 和现货之间的关系,那么这套东西出来以后,可以作为很多的便捷,其中最容易的就是做一个带阿尔法的 ,同样是冒风险,刚才说的主轴例子里面,可能老早的从无风险的假设的基础之上,风险的假设的基础上 做的话,可以冒更多的风险去做,可以有意的找一个市场,可能你的风险很大,可能利润的来源不一样了 ,但是可能更依赖于人的因素。然后说说复制现货的理念,先不说保证金的问题,出现机会的时候,需要 拿多少的资金来做,这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我们做套利的时候,做的级差可能很大的,你觉得可以覆 盖某些成本,下一个时刻的级差会不会更大,可能越来越大,你可能会后悔,但是这个级差是下面的平常 论,甚至变负数了,可能过一会儿又上去了,你怎么办。那么其实我之前的讨论,就是抛开历史数据模拟 这一块,我们验证的方法,就是拿到历史数据验证的方式,可能有一些历史偏差,可能这一段用的很好的 东西,可能以后用的很不好,可能现在用的很好,以后用的不好了。可能先是一个理论的纵向的推导,先 用一个模型测算股票的状况,然后这个模型的参数是一些中性的参数,像波动率的,波动率相对来说更稳 定一些,然后我来计算,怎么样的一个现货的组合,我现在做的这个可以是我接受的范围之内,至于做的 时候,可能资金量的控制,一笔多少资金呢,有一个冲击成本的问题,到底会有市场多大的冲击,可以依 赖于市场的流动性,刚才谈到的ETF的话,最大的困难ETF本身,套利对象是一个方面,我自己复制的时候 ,可能把这个ETF给资金公司了,您从ETF的价格指数,或者偏差来看的话,平均统计数据可能会达到1%左 右的数据,可能跟你自己的复制,可能不会少太多,还有流动性是比较大的问题,现在ETF差的时候,一 天五千万,可能冲击比较大一些。当然这个市场如果变的很大的话,这个市场容量变的更大,交易量现在 下降不是一个好的现象,现在一天500亿交易量的时候,这个风险变得更大。这是我考虑的一些问题。 王吉舟:私募基金是体制最灵活的,第一锅粥可能全吃,但是可能被动的是这个一锅粥可能老不 熟,端着锅排队等待也有成本,我想我们公司遇到就是这样的问题。中国的私募基金遇到的这个现象也不 少,我们早期也遇到各位讲的这些问题,我们都遇到。 我说说我们的问题。首先我们有一个初步的原始的推断,结论是中国的股指期货的市场,大部分 的参与者,甚至绝大部分参与者,不是为套期保值而来的,而是为了追逐利润而来的。第二我们遇到的问 题是手段的选择,因为有跨期套利,还有期现套利,究竟选择什么样的东西,在中国的股指期货推出之后 ,我们的基金也好,专户理财也好,我们的结论期现套利可能是我们唯一可选择的手段,因为跨期套利有 不确定性,刚才中信证券两位研究的非常深,跨期可能挣更多的钱,但是我们承受不了其中小概率的偶然 性风险,就象即使恐龙从身旁走过去了,最后恐龙的尾巴甩一下到身上的话,人就全完了。我们也是帮助 别人理财,所以只有期现套利能够实现无风险的,大不了持有到到期日,以规避掉不确定性。那么紧接着 涉及到一个手法的选择,就是我们发现中国的套利,期现套利无法做反向套利,我们只能做正向套利,我 们发现未来的实操盘,几乎到不了零点,更别提负基差了,再加上不能做融资融券,所以没有办法做负向 的套利,只能做正向套利。加上这些约束条件后,我们的实际选择就变的很窄了,收敛扩大时是你建仓的 时候,开始收敛的时候你就可以平仓,如果你的获利可以实时精确计算的话,就没有必要等到最后的交割 的一点,而可以是到达你设定的利润条件的任何一个时间点。说完基础的结论之后,美国有一句话叫做股 指期货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最伟大的发明,我想这个发明我们现在都没有享受到。按照国际经验,它推 出的第一年平均的套利资金利润率在200%以上,目前为止美国发展20年,日本发展10年,到今天美国市场 ,日本市场,都已经没有我们现在的在座的各位讲的这个超级利润率的机会了。因为大量的资金在追逐套 利使得基差被熨得微乎其微,现在在日本市场、美国市场,大家追逐的是下单的速度,同样一个机会,谁 能先看到,同样一个买单下去,摩根史丹利下了买单,还有德意志银行也下了买单,德意志银行有可能离 交易所更近一些,那么两者下单之后,可能摩根史丹利没有买到,因为你的物理距离成为最后的决定性的 因素。在这样一个情况之下,日本和美国的大量的证券公司和期货公司,包括日本和美国的大的投资机构 者,还在做业务,是因为他们在做一个实际上一点一滴的累计套利,每次都是万分之五之内的基差,累计 一年,一年之内累计的无数次成交,有失败的和成功的,无数次成交,最后平均的年利润率20%-25%。中 国的股指期货出来之后,套利的爆利周期恐怕不会持续日本那么长时间,可能只有一个月,第二个月大家 可能就蜂拥而上了。那么在中国会遇到一个局限性,交易制度的局限性,停牌问题,中国的上市公司停牌 是最不严肃的,只要董事会秘书盖章就可以停牌一天,董事会秘书并不用向交易所披露临时停牌的具体原 因,你说停牌就停牌,是不负责任的,这可能是中国的特色。最要命的是T+1问题,我们今天的现货建仓 之后,明天才能卖出去,可能到明天的时候我们这个套利机会就过去了,所以中国我们不得不把节奏放慢 ,像日本完全是人工监控下的自动交易,美国也是这样的,中国因为有T+1的问题,一定是人工的因素大 过自动交易的问题。 最后我们碰到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交易员的问题。我们最初可能也设想到了中信证券的研究员 提到的,如果证券市场是多头市场的话,我们为什么不能多做一些现货多头。如果这个交易员是负责任的 话,我们的利润确实是可以高出很高的,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不确定性,如果出现不确定性的话,我们就 无法对投资者交待,我们追求的是无风险的,至少理论上是无风险的套利。从这个角度来说,用计算机来 控制的话,计算机联网控制,不能交易员自己控制,采取多交易员制度,有一个主交易员,剩下两个哪怕 是学徒也好,跟他不是一条线的,所有的电脑所有的交易需要人工干预的。中国的股指期货交易市场上, 既懂现货规则又懂期货规则的交易员是没有的,我们目前找到的最好的交易员是日本的交易员,比美国人 要接近中国文化一些,但是,还有好多东西两国之间是不一样的。因此,交易员队伍确立的问题上,我们 认为日本交易员为主,中国学徒为副,这种搭配比较合适。 从具体操作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的过程,分成三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就是现货模型的选择,大家刚才提到了我们曾经尝试过使用ETF指数,或者其他的指数 现货,但是首先它的流动性太差了,它的本身的流动性不足以支撑冲击交易后的价格,我们这样的基金进 去一只的话或许没有什么危险,但是三支进去的话它本身价格就失真了,我们所谓的无风险,指的是你的 股票篮子要高度的拟合指数,如果篮子本身有不拟合的风险的话问题就大了。因此,我们最好的模型就是 把三百支股票都买了,而且严格地按照指数的比例配置仓位,这在事实上已经被证明,目前的技术上是可 以得到的,但是需要的单笔的投资成本比较大,我们的解决方案就是在三百支指数股票里面的现在正在交 易的,最小的一个盘的一手,那么对应的可能中信证券这样的大盘股就可能是20手、30手,这是单笔交易 可以容忍的冲击成本,在目前的股市环境下,这种冲击交易可以忽略不计,只要加最小的一个交易TIC, 就是一分钱,在资金不受限制的情况,单笔投资超过一千万以上的现金的话,现货篮子就可以高度拟合指 数。但是如果要是我们手头的资金只有三千万的话,可能就不能这么玩儿了,就要做一些取舍。那么就涉 及到第一个过程,定义模型的过程,定义模型之后要做一个测试模型,测试之后这个模型才可以使用,我 们定义的是拟合度98%以上的模型可以使用,98%以下的就不要考虑了,因为可能出现的一些冲击性的误差 ,还有停牌的误差,可能吃掉你2%的预计利润。然后就是模型使用,之前还要修正一下模型,今天有没有 人停牌,尤其对那些比重很大的,比如说中国石油,它要是今天停牌了,你就要重新做模型,如果确定这 个交易日没有这种权重股停牌,明天也没有,那么这个修正模型的过程就结束了,进入套利机会监视的过 程,至少持续一个完整的交易日,到机会出现的时候,就自动委托,当然是人手确认的自动委托,如果没 有出现套利机会的话,那么就白等一天。一旦出现套利机会,我们就要实现一键下单,不能找20个打字小 姐打单,那样的话就失去机会了,一键下单的话,技术上每秒实现一千笔交易以上,一秒钟实现这个,如 果不能做不到一秒钟之内把全部交易指令交给交易所的话,那么这个套利就是失败的。那么下单之后要有 一个手工调整的过程,我们不知道有没有股票在你下单的时候,出现涨停板,或者跌停板,而导致你没有 买到,你需要把这些没有办法买入的剔除掉。然后要做的一个事情就是要做损益监控,去实时测算监督损 益,如果损益监控出现亏损的情况的话,那么咱们这笔交易就是失败了,就是说出现小概率意外事件了。 一般的情况不会出现这种亏损情况。我们要等待套利机会的出现,还有一个等待期,也是程序自动监控。 你要做到实时的话,人再快也做不到,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电脑自动响声报警提示,还有一个是完全自 动的。我们的选择是让电脑响一下,提醒交易员人工平仓,平仓的时候,还是一键下单最后做一下损益确 认,理论上这次可以赚5%,实际上赚4.5%,或者4.3%。我们私募基金对投资者负责的话,需要把整个的过 程形成一个单子,如果失败的话,也能证明不是我们的问题。 高彦嵩:还有一个问题涉及到权重的更改,按每天的交易的话,第二天的权重会发生变化。 王吉舟: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定义模型是中国每天都要做的。国际市场也有这个问题。 程功:有没有出现过,比如说期货期权交易所,还有股票交易所,不同的步骤,两个交易所的之 间不同步。比如说澳大利亚就是分离的,所以我们国家是分离的,我们国家以前出现过没有。 李关峥:早期的时候,期货交易所,股票交易所到过年的时候不一样的。 马重:股票交易所是不一样的,期货交易所是被商品期货委员会监管的。还有ST500还有道琼斯 300工业指数的,有某个股票停了,是经常的事情,但是不影响道琼斯股票的交易,这是不完全对称的时 候,它的指数是低于30个股票构成道琼斯的话,有的变成29、28个了,你早晨开盘的时候,不像纳斯达克 一起开的,道琼斯是一个一个开的,那么你期货这边呢,期货是这边的做交易,假设的底层是多少,有一 些脱节的,我做期货交易的人,是基于我兑现市场的反应,期货的价格反应比股票快的多,在美国经常看 到突然有一个什么消息,期货马上反应,可能期货比较慢才能反应。在美国非常明显,因为我们天天盯着 市场,市场指数道琼斯指数多少,期货的指数多少,一出消息期货肯定快的多,期货为什么是预警,为什 么先预报这个信号,因为它反应快,资金的量小,操作的很大,但是需要的量少。所以它比较敏感。在美 国进入正常情况以后,比较稳定的,但是突发事件的时候,很明显。一发现突发事件的时候,明显期货快 很多,不知道国内将来做的话,怎么做。你现货这边,同时几百个股票要卖的话,反应总是比较慢的。 程功:两个原因,一个是很多的套利资金不是实时套利,是实践性的,还有交易成本决定它是首 选。 马重:股指期货推出某种意义上讲可以增大市场的波动,这是完全存在的。但是长远来说,这个 波动是趋于增值的。 胡浩:可能像A股已经停牌了,H股继续交易。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