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华商在吉尔吉斯的六天六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4日 12:3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本报记者 周凡

  在“黄金漩涡”中,吉尔吉斯华商的前世今生。10年下来,第一批来此淘金的人如今很多已衣钵满金,生意越做越大。

  “眼睁睁地看着所有货物和1万多美金被人家抢走了,真是心痛啊!”“当初我买保险
柜就花了800美元,但最终保险柜和里面的几千美元,一分钱都没能保住。”

  “每天晚上都能听到枪声,每天都有中国人店铺被抢的消息,大家心里都非常害怕。”

  一些商人用巨大的石块和粗铁条将大门堵住、焊死。焊枪和焊条,已成为比什凯克目前最稀缺的物资。

  “未来2至3个月,我们将自发重建商城。商机会随着和平、安宁一起回来。”

  “当时,我们想阻拦他们一下,但没办法,太乱了,”在比什凯克市的一家医院里,伤势沉重的中国新疆商人沙都拉(音)刚刚从昏迷中清醒过来,但还无法说话,他的弟弟替他向记者描述那恐怖的一幕说:“那些暴徒挥舞着铁棍冲过来,这么粗的铁棍……我们根本没法挡,最后也不敢挡。”

  在3月24日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骚乱和大劫掠中,有4名像沙都拉这样中国商人被打成重伤。

  3月底,一度春光明媚的比什凯克,一夜飞雪,天寒地冻,萧瑟之至。6天6夜中,政局动荡,总统出走,政权易主,打砸抢盛行。暴徒洗劫和焚烧了多个大市场,中国商人店铺被殃及,人们多年积累下的财富,一夜间化为乌有,许多人欲哭无泪;一些中国商人被打伤……在吉尔吉斯的中国商人蒙受了中吉两国进行双边贸易10来年最惨重的一次损失。这个春天,对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国商人来说,太过寒冷。

  位于中亚地理核心的吉尔吉斯斯坦一直因遥远而披着神秘面纱。在中国内地人的印象里,她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地理名词,无法给予其过多的描述甚或想象空间。可是对中国新疆、浙江等地的商人们而言,近10年来,吉尔吉斯早已成为他们寻梦、淘金地。

  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东南部相邻,陆路相通,拥有1000多公里的边境线。早在1991年原苏联解体,吉尔吉斯宣布独立之时,一批精明的中国商人就看到了中亚山地小国的商机。由于中亚5国80%以上的生活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均来自中国,而由于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与中国无直接通商口岸,货物只能通过地处中亚中部的吉尔吉斯中转至周边国家,因此吉尔吉斯成为了中亚5国的贸易核心中枢地位,其贸易辐射消费人口范围达3亿以上。这个中亚市场的“黄金漩涡”,立即成了华商的必争之地。

  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绝大多数欧洲、日本或韩国商人还根本没听说过中亚的各路“斯坦国”的时候,第一批中国冒险家们就带着前几年在国内闯荡商海积累的资金,来到中亚这块神秘的土地并在吉尔吉斯落了脚。在今天比什凯克的上万名华人中,大部分是在1991年后来到当地的。

  中国商人多数是通过业务合作公司邀请的渠道进入吉尔吉斯的。以2001年为例,在吉内务部护照和签证工作局登记的中国公民共5243人,其中生意人占70%以上。他们均持中国护照,其中虽有人已在当地娶妻生子,但也只是拿到了长期居留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获得吉尔吉斯的国籍。2001年,计有20人拿到了为期5年的长期居留权,10人拿到了为期1年的居留权。

  在吉华商经营活动涉及多种行业,如组建中国商城、从事小额贸易(主要是进口吉尔吉斯的原材料)、开中餐馆、搭建大棚种植新鲜蔬菜和水果、建工厂(个体商人建的如饼干厂、方便面厂、火柴厂、药厂等等)、办美容院、开旅行社等。

  在世纪之交的这几年,漫步在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的街头,随处可见华商的影踪。当地人对这些华商再熟悉不过,因为他们随时都可能光顾华商经营的中国商品城,在那里随心所欲挑选到各式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

  从比什凯克市中心的胜利广场向北,步行几分钟便可看到一栋四层小楼,“中国国英商品城”便坐落在这里。这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商城始建于上个世纪末,由于那时当地的商贸城还保留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经营模式,令国英有了生存、发展乃至繁荣兴盛的空间。

  在国英经营的摊主大多是来自中国内地的华人,出售的商品主要是中国的电器、服装鞋帽、五金百货、食品甚或厨房用品。在2005年3月24日的骚乱发生前,国英商品城的日均客流量都保持在千人以上,利润也比刚开业时有所上升。

  除了国英商品城外,比什凯克目前最大的商贸中心———多利多益市场还有为数不少的中国摊主。而在城市的东端,总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的大唐中国商品分拨中心生意更是红火,中亚各地的商人都纷纷涌向这里,进进出出地采购,一片车水马龙的场面。中国城的开发商新疆大得实业发展总公司是新疆在吉投资较大的企业,分拨中心一期工程从2004年10月开业到大动乱发生前,营业额累计已达到1000万美元。

  在比什凯克开发区,中国商人的PVC扣板厂内机声隆隆;中国商人自行筹建的火柴厂已发出了星星之火;中国商人的药厂也已开工投产……吉尔吉斯还来了“红顶官商”:中国政府援建吉政府的造纸厂工程将填补吉造纸业的空白,工厂完全投入生产后还将向地区其他国家出口各类纸制品。10年下来,第一批来此淘金的华商如今很多已衣钵满金,生意越做越大。

  当然,在这10年间,华商在吉尔吉斯的营商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其间还遭遇过一些灾难性事件。比如2004年4月16日比什凯克“多利多益”市场发生大火,来自浙江、福建、新疆及东北三省的约200名中国商人的80多个摊位被焚烧殆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盘踞在中亚的境外民族分裂组织,多年来也时常向在此经商的中国维吾尔族商人勒索钱财。近年来,针对外国人的犯罪案件中,针对中国人的案件数量最多,也最严重。其中最令人震惊的是2003年3月16日,16名在吉“玛基纳”、“多尔多益”等市场租摊位做生意的中国商人在乘坐国际班车从比什凯克前往中国途中被歹徒杀害并焚尸灭迹。吉尔吉斯警方后来确定这是极端分裂组织“东突厥斯坦解放组织”的成员所为。

  尽管如此,在2005年3月24日的大骚乱发生前,吉尔吉斯华商的日子总的来说还是平静的。在2005年新年来临的时候,国内一家媒体在一篇反映在吉中国人生活的报道中还祝愿吉尔吉斯的华商“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财运亨通”。

  这个美好的祝愿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噩梦击碎了。

  吉尔吉斯因总统大选引发的国内政局动荡从2月份就开始了,起初反对派的示威活动主要发生在南部城市奥什,而中国商人较为集中的北部首都比什凯克及周边地区前两个月相对比较平稳,虽然街头也出现了集会和游行队伍,但规模还不大,当地政府也表示,将保护中国投资者的财产和投资利益不受侵犯。因此首都地区的中国企业尚能维持正常运作。开发大唐中国商品分拨中心的新疆大得实业发展总公司总经理犹丰22日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还乐观地表示,吉国的局势比较紧张,但没有影响该公司在吉国的投资信心,公司在吉国投建的第二、三期工程计划也没有改变。

  谁也没有想到,局势会在3月24日突然急转直下。当晚,反对派抗议者冲进位于比什凯克市中心的吉政府大楼,控制了正在楼内的吉国防部长和国家安全局局长。总统阿卡耶夫逃走。更麻烦的是,这位得了“暴力恐怖症”的总统在逃跑之前,还要求警察和军队“在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向抗议者动用武力”。

  警察奉命撤离首都,整个首都处于混乱状态,这就给了作乱者以可乘之机。24日晚,比什凯克的一些暴徒趁局势动荡,对外国目标发动攻击和抢掠,中国人经营的商场和中国商品城成为首要目标之一。暴行集中在两个地方,一个是福建、浙江商人集中的国英商贸城,一个是新疆维吾尔族商人集中的麦蒂娜大巴扎。

  国英商贸城是来自江西的中国商人何成羽与吉尔吉斯当地商人的合资企业,主要经营家具生意。市场为四层钢筋混凝土建筑,除商场外,里面还有酒吧、夜总会等设施,在比什凯克是有名的消费玩乐场所。

  通过大使馆,本报记者联系上了国英商品城总经理何成羽。“发生哄抢的24日那天晚上,一下子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那么多的吉尔吉斯斯坦人,他们有的人拿着棒子,大部分的人则是空着手的,凶狠地冲到街上,肆意地拿自己想要的物品。”何成羽介绍说,“这些哄抢的人也可能是一些吉尔吉斯斯坦无业人员,在发生政变时,趁乱动手的。由于中国人卖的都是在当地人眼里比较贵重的电器产品和布匹等,中国人的损失相对也较大一点。”“当时许多人涌向国英商贸城,见什么砸什么,看一样抢一样,所有店面无一幸免。最后他们还放起大火,把四层楼烧了个精光。”在国英商贸城做电器生意的福建商人林周弟是过了春节才到吉国经商的,他描述3月24日晚的场面时说,“我在商贸城里总共存了10多万元人民币的货物,在一个多小时里,眼睁睁地看着所有货物和1万多美元被人家抢走了,真是心痛啊!”

  商城被洗劫后,林先生和其他华人心痛地离开商贸城,集聚在一起商讨办法,他们说,要找一个地方先避一下风头,大家在一起,互相有个照应。

  25日中午,零星洗劫活动还在继续。赶往现场的记者看到,一些皮肤黝黑的年轻人不时翻过被砸坏的铁栅栏,到里面搜索一些还剩下的值钱物件。商贸城两侧山墙,已被大火烧成一片漆黑,地上则全是玻璃碎片。绕过砸烂的铁门,进入国贸城院内停车场,里面空空荡荡,中间有一辆被烧焦的汽车,从其轮廓看,还是一辆颇为豪华的小轿车。不知这辆爱车的主人流落何方。

  在一些暴徒抢劫国贸城的同时,另一伙人则朝新疆维吾尔族商人集中的麦蒂娜(Madina)市场进发。

  位于比什凯克东部的麦蒂娜市场是当地最大的中国布匹市场,是吉尔吉斯当地人经营的,但其中租赁摊位的都是中国商人。场内清一色箱式店铺,一个集装箱是一家商店,平时开门经商,晚上则关门储货。大约有七八百名华商常年在这里做生意。市场每月的贸易额达2000万美元。“那晚十点多,有将近4000多当地人拿着角铁、棍棒和石头闯进市场,总共700个商店,大概有1/3遭到了洗劫。”在此经商多年的新疆商人库尔班介绍说,“我们当时在场的有300多个中国商人,想阻止他们,但他们人多,市场内600余个集装箱货柜有近1/4被抢空了,他们还砸坏保险箱抢走金钱和贵重物品。”

  3月27日,记者走进市场,看到许多集装箱已被抢劫的只剩下四壁钢板,一些被撬开的保险柜则被丢弃在路边。“当初我买保险柜就花了800美元,但最终保险柜和里面的几千美元,一分钱都没能保住。”一位维吾尔族商人告诉记者。

  在国贸城抢劫中,华商们由于撤退及时,没有遭受伤亡。但在麦蒂娜巴扎区,面对成群结队的暴徒,一些维吾尔族商人曾试图看守住自己一生积累的财富,因此遭到暴徒铁棍的袭击。在当晚的冲突中,4名维吾尔族商人头部被打伤住院,两人为重伤,此外还有十余人受轻伤。

  这时,正好有吊车开过来,吊起巨大的集装箱,将大门堵住,一些人还在用焊枪将空隙处焊接起来。封门停业。

  经过最新清点,比什凯克共有上百家中国商铺遭到洗劫,至少有4名中国商人在保护财产过程中被打伤,其中两人重伤,另有10多人受伤。从大使馆掌握的数据来看,国英商品城大约有1/3的商户是浙江人,在这次哄抢中受到损失的商人是53户,目前能调查到的损失大约为470万美元。其中在国英商贸城的一位中国家具商个人损失达到了300万元人民币。幸好这位家具商在骚乱前回到了乌鲁木齐,他是从其在比什凯克的吉尔吉斯斯坦籍妻子处了解到被抢情况的。

  据估算,在两家市场租赁摊位的中国商人因被抢掠的经济损失共达800万美元。“那几天,每天晚上都能听到枪声,每天都有中国人店铺被抢的消息,大家心里都非常害怕。”一位新疆商人说,现在最担心的是同在这里的家人的安全。“我反复叮嘱两个孩子,千万不要出去……家庭、生命才最要紧。”在这乱世中,铁将军把门似乎还远远不够,一些商人用巨大的石块和粗铁条将大门堵住、焊死。焊枪和焊条,已成为比什凯克目前最稀缺的物资。焊工,则成为最忙碌的工人。

  据后来了解的情况,这场冲击不是针对华人的,其他国家在吉尔吉斯斯坦的商场也有受到冲击的,比如土耳其等国家的在吉商场受到的冲击更严重。

  华人蒙难,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立即进入紧急状态。

  从24日夜吉国局势逆转当天,使馆就召开紧急会议,应对当地政局变化,并在事发第一时间内成立了应急小组,以保障在吉尔吉斯华人的安全。使馆一方面与吉有关部门交涉,要求吉方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护中国公民和机构在吉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开通24小时紧急求助电话,为在吉中国公民提供帮助。26日,得知有中国商人受伤的消息后,大使馆再度发出紧急安全通告,提醒在吉华人华侨注意安全,并告诫有意赴吉的中国公民,在这多事之季,还是暂缓来此是上策。大使馆还要求当地华人对打砸抢采取不抵抗的态度,以保证人身安全为上。

  使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生活在吉尔吉斯的华人很分散,不好统计,应急小组也只能分头协调。比如给在吉的中国留学生提供直接援助,商务处负责中资企业,领事部主要负责和吉尔吉斯有关内务部门协商,以加强合作互助。”“自从发生骚乱以后,国内很多民众拨打大使馆电话咨询,”大使馆一位女工作人员介绍说,“我几乎每两分钟就要接到一个电话,忙得不可开交。”

  在采访中国驻吉大使张延年的半个小时中,瘦削的张大使接了十几个电话,全是有关安全状况的。张大使用嘶哑的声音说:“由于各种事件太多,大使馆现在是超负荷运转,我们目前第一位的是保护所有在吉中国人的安全。”

  得知维吾尔族商人受伤住院后,中国驻吉经参处一秘陈明至和张大使先后去医院探望,并送上慰问品。张大使劝告伤者安心养伤,使馆方面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他们碰到的任何困难。“在发生洗劫的两个晚上,使馆的人整宿都没有睡觉,和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并与有关方面进行交涉,”麦蒂娜市场的中国商人库尔班告诉记者,“真的非常感谢大使馆,没有他们,情况会更糟。”

  3月25日,根据国内指示,使馆方面在和有关航空公司接洽组织包机,尽快接回滞留当地的留学生和商人。一些中国商人及留学生也开始通过陆空两路回国,导致目前返回中国的机票出现紧张。“星期五那天,浙江商人就已经乘吉尔吉斯斯坦到中国的航班,先期回去了10多个”。中国驻吉尔吉斯斯坦大使馆商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过大使馆的大力周旋,吉尔吉斯“临时政府”向大使馆承诺,派出专人维持中国商人在吉尔吉斯斯坦的经商秩序。有关部门还与麦蒂娜市场方面签署协议,将在夜间派警察保护市场。

  3月26日,吉尔吉斯警察重新上街维持秩序,局势趋于平静,再没有发生中国商店遭劫的事件。“我手里还有25张机票,会通知需要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商人”。3月28日上午,大使馆一位工作人员说,已有300多名同胞报名回国。报名回国者中,一半多是商人,其余多是学生。

  3月27日,比什凯克的社会秩序基本恢复稳定,除了其中受冲击最严重的两个中国商品城外,其他的中国商场不少已经恢复营业。

  在事件中受重伤住院的4个新疆商人有两个已经出院了,一个是3月25日出院,另一个则是3月27日。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有望在10天内出院,另一个在20天之内保证出院。

  刚刚出院的两个人,其中一个是维族人,叫泰外库里·塔里仆(音),但是这个人对使馆人员说,自己的护照在冲击中被弄丢了,所以使馆方面也无法知道他的名字确切该怎么写。

  3月29日,首批中国公民170多人乘坐吉尔吉斯斯坦航空公司的飞机回到祖国。

  与回到祖国的商人相比,留下的人,心态复杂。

  社会秩序开始好转之后,在吉华商中的一部分人开始持观望态度了,因为回国之后再返回吉尔吉斯毕竟需要费用。有一部分商人向使馆方面提出免费回国的要求。而该航班单程票价为1330元人民币。

  此次蒙受损失的商人中,以新疆人、浙江台州人、温州人居多,相对于一张才五六千元的回国机票,为什么有一部分人不想回来呢?“十几年了,我的家、事业都在这里啊。”被暴徒烧毁的国英商贸城的总经理何成羽说,我要等着重建商城。从事业被烧毁那天起,他和他的伙伴们自发地开始悄悄地把破烂丢掉,悄悄地修理自己的铺子,悄悄地组织货源,尽管他们不确定:究竟哪一天,所在的城市会恢复安宁。

  何成羽们没有否认:吉尔吉斯斯坦的商机仍在。“这里的东西都是中国进的”。何成羽说,家具、家电,甚至小小一只打火机。何成羽们盼望:等着骚动平息,或许一座崭新的中国国英商品城会重新出现在当地。“未来2至3个月,我们将自发重建商城。商机会随着和平、安宁一起回来,”何成羽说。

  (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第24届香港金像奖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
房贷利率上调
本田雅阁婚礼门事件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房价高难道错在百姓
京城1800个楼盘搜索
《新浪之道》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