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红色旅游
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河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界定,在8类资源中,除‘长征’之外,河北省都有”。河北省旅游局局长王新勇如数家珍。
据介绍,根据《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对红色旅游资源的界定,除长征类外,建党建军、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统一战线、解放战争、革命家、革命烈士7类资源我省都有。
资源优势
河北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副处长王虎告诉记者,河北省革命历史文化深厚,红色旅游资源蕴藏丰富,具有开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太行精神”和“西柏坡精神”,西柏坡、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白洋淀、冉庄地道战等闻名全国,影响深远。
许多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也与河北省有关,如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狼牙山五壮士》、《小兵张嘎》、《马本斋》,长篇小说《红旗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河北省旅游局局长王新勇认为,河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和不可替代性”。
硬件软肋
“3月底我们将在北京举行一个活动的启动仪式,”北京西柏坡旅行社的副总经理李雪告诉记者,这个活动就是河北省旅游局和他们旅行社共同策划的“北京百万青少年河北红色之旅活动”。据了解,“北京西柏坡旅行社”是去年在北京成立的,这个旅行社是由河北康辉旅游集团主办的,成立以来已经接待了大量的北京游客前往河北的红色旅游景点,“经过半年时间的经营,我们认为红色资源大有可为,但是硬件设施也急需完善”,李雪这样告诉记者。
河北省旅游局市场发展处王虎告诉记者,“今年我们策划了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策划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活动,正是要努力弥补硬件设施不足,改善红色资源内涵挖掘不够的一个重要举措”,他认为红色旅游的核心人群有三个大群体,一是以学生为主的青少年市场,二是以公务员为主的党员干部市场,三是以离退休人员为主的老年人市场,活动正是围绕这些群体展开。
省会某旅行社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河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硬件设施非常落后,许多名声在外的革命纪念地,我们带团去了以后只能是凭空介绍,当地农民生活非常艰苦,整体的场馆建设也急需完善,毕竟,红色资源不能等于贫穷落后”。
“这确实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基于‘农村包围城市’的政治策略,红色资源大都分布在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大都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水电通讯供应能力低下,已成为制约我省红色旅游发展的瓶颈之一”,河北省旅游局局长王新勇说,“单靠政府的财力毕竟又不能根本改善这些地区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认为,红色旅游比较特殊,既要符合宣传教育的规律,又要符合旅游产业的规律。保定冉庄地道战纪念馆的阎大森馆长告诉记者,“我们也想设立一些参与性很强的活动,但是我们这里的性质比较特殊,我们首先要保证当年地道的原汁原味,不能破坏文物,所以我们盘活红色资源,只能在服务上做文章。”省旅游局王局长向记者透露,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准备向冉庄投放巨资来恢复当年的历史原貌,完善场馆建设。
为了解决革命老区的落后状况,旅游部门在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准备大力开展农村旅馆、农家乐、农村旅游等活动,比如西柏坡,今后将恢复西柏坡、东柏坡的古朴民居,并将开展西柏坡红色旅游文化节等活动。
资金瓶颈
来自省旅游局的资料显示,目前河北省红色旅游发展还缺乏总体规划,有些革命文物保护修缮不力,产品内涵发掘不够,基础设施不配套,产业要素不完善,产业化水平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
据介绍,河北省的红色旅游资源中西柏坡目前是条件最好的,其次是邯郸一二九师司令部、保定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其中西柏坡刚刚修缮完毕的,资金全部由政府筹措,一位旅游局人士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西柏坡在新中国的历程中占有的特殊地位,这种力度的资金投入是“绝无仅有的”。那么其他大量急需改善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改善呢?
河北省旅游局局长王新勇说,今后资金将从三个方面解决。首先争取政府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革命文物的保护工作,其次是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政策性贷款,向各商业银行协调资金支持。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王局长提到就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采取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各类企业组织投资红色旅游”。
这种“民办国助”的新模式在我省有一个很好的先例———河北源兴电力安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大炳投资创办的白洋淀文化苑,这个浩大的工程在短短一年零一个月时间里就竣工了,使白洋淀红色资源大大提升了一个档次。
“目前的民资投入大都集中在服务业,像这种直接参与场馆建设的,目前只有这一家”,鉴于红色资源的特殊性,有关人士认为,民资参予建设首先要搞好规划,从根本上避免私自乱建现象的发生,而有关部门也要“守土有则”,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与旅游规划,不能让红色旅游资源被低俗文化所破坏。
经济取向
业内人士认为,“红色旅游”的兴盛可以改善当地交通、通讯条件,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给革命老区提供新的契机。有资料表明,目前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旅游综合效益约为200亿元,并带动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关联产业发展。省会一个有着多年经营经验的旅行社老总认为“红色资源在经济效益上也大有可为,并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我省的红色资源与其他景观组合好,发展红色旅游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省旅游局市场开发处的王虎告诉记者,据介绍,在着力打造红色旅游的同时,河北将重点推出红绿(生态旅游)结合、红古(文物文化旅游)结合、红俗(民俗旅游)、红蓝(海滨旅游)结合。“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省内资源,实现与其他类型旅游产品整合,并达成最大的经济效益。”
按照旅游部门的规划,2005年至2007年红色旅游游客人数的每年增长速度要达到20%左右,2007年红色旅游游客人数达到2080万人次;2008年至2010年每年增长速度要达到25%左右,2010年红色旅游游客人数达到4050万人次。以这样的接待规模,我们有理由相信,我省的红色旅游在经济收益上也是值得期待的。
本报记者:武岩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