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二手电器交易革命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8日 01:33 北京商报
在北京发改委发布关于北京市“十一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第二天,北京华星环保就联手苏宁电器在12月14日签订了废旧家电回收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签约协议上,国家发改委与北京发改委的多位相关领导的出席,预示着环保公司联合家电经销商共同发展废旧家电回收产业的模式革命正在孕育中。
循环经济引擎发动 刚刚与苏宁公司签订完废旧家电回收框架协议,王骏驱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即将运营的北京市废旧电子电器产品交投处置中心。两天之后,他还会出现在20日青岛环保大会上,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指定的其他3家环保企业,展开对废旧家电回收体系的讨论。 作为北京华星环保公司副总经理,王骏如此之忙的原因就是因为在建的北京发改委指定的重点示范工程——北京市废旧电子电器产品交投处置中心所承担的使命沉重。据悉,国家发改委起草的我国首部《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目前已进入审批阶段,明年初有望正式通过并强制施行。《条例》的征求意见稿规定,家电经销商和售后服务机构有义务回收废旧家电,如果不接受生产企业委托或拒绝消费者交售废旧家电的,以及回收的废旧家电不交处理企业处理的,最高可处以10万元的罚款。同时,北京市政府也明确提出,将规范和鼓励废旧家电市场的发展。 而作为废旧家电的专业化回收渠道,这座落户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通州园的建筑已经筹备两三年,专项负责废旧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和电脑的处理,年处理量达120万台,是北京废旧电器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动机。 北京苏宁公司总经理范志军认为,与华星环保公司签订的战略框架协议战略,已经标志着北京市废旧家电回收正式启动。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家电报废淘汰高峰期,随着大量产品进入淘汰期,我国每年有将近2000万台家电被淘汰,北京的报废情况在全国来看更为突出。到2006年北京将生产11.5万吨电子废弃物,其中包括357万台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电脑和234万部手机。 二手电器传统交易称王 和王骏不同,北京市某二手商品交易市场的摊主宋老板平时很空闲。他平时就坐在摊位深处,不紧不慢地用一块手绢蘸着洗涤灵擦着一台液晶电视的散热窗。撑着液晶电视的是横放在地上的电冰箱。“如果是空调的散热片,就得用些化学水了。”宋老板说。 早上10点05分,宋老板聘请的4个“手下”都不在摊位里。其中,有3个人正在骑着车游荡在北京的大街小巷,从消费者那里收取废旧家电;另外1个人应该在宿舍里,通过电脑和电话联络出售废旧家电的电子信息。“这是我给他们定的规矩,但是只要他们能拿回钱来,我也懒得监督。”宋老板说,他们公司的性质是回收、出售废旧家电,从白手起家到现在,公司账下已经有了两辆货车,人员从一开始的2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个人。他们的业务范围也有所扩大,以前只在海淀区,现在还包括三环以里地区。 在摊位门口待售家电的摆放区里,记者发现现在的二手商品交易市场里过时的废旧家电已经很少,除非是特别便宜的过时电器还摆出来销售,其余的都被掏空散落在摊位外面。“我们只从社区里买废旧淘汰的液晶电视、空调和洗衣机。其他的电器都不好卖,只有卖高档的电器才能挣着钱。”宋老板也有意与北京市的家电连锁企业达成合作。“我们派人去过,跟他们协商可以高价回收旧货,但是总谈不成。” “我们从社区里把废旧电器买回来,维修之后,再卖出去,让买不起电器的人买得起。”宋老板对自己的经营之道颇有感触,他甚至认为自己在做一件利国利民的事。但是对于如何给废旧家电定价、怎么保证将已经废旧多年的电器维修合格等等问题,宋老板并没有回答。 任思强/文 刘星良 车亮/摄 赵振超/制图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