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波兰国家概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0日 20:32  中国广播网

  

波兰国家概况

  国名 波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Poland)。

  面积 312679平方公里。

  人口 3813万(2007年12月31日)。其中波兰族约占98%,此外还有德意志、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立陶宛、犹太等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波兰语。全国约90%的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

  首都 华沙(Warsaw)。人口170万(2007年12月)。2007年平均气温9.6℃。

  国家元首 总统莱赫·卡钦斯基(Lech KACZYńSKI),2005年12月23日就职,任期5年。

  重要节日 国庆节:5月3日(宪法日,1791年5月3日波兰颁布第一部宪法);11月11日(独立日,1918年11月11日波兰恢复独立)。

  简况 位于欧洲中部,西与德国为邻,南与捷克、斯洛伐克接壤,东邻俄罗斯、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北濒波罗的海。海岸线长528公里。属海洋性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温带阔叶林气候。1月份平均气温-5~-1℃,7月份17~19℃。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拉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公元9、10世纪建立封建王朝,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战后建立波兰共和国,后改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波兰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40余年。1980年,反政府组织——团结工会组织全国大罢工,波当局于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行战时状态,宣布团结工会为非法组织。1989年4月,议会通过了团结工会合法化和实行议会民主等决议。团结工会在当年6月提前举行的议会大选中获胜,成立了以其为主体的政府。12月29日,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改国名为波兰共和国,将5月3日定为国庆日。

  政治 2007年10月21日,波提前举行议会大选,公民纲领党获胜,并与农民党联合组阁。11月16日,波新政府宣誓就职,公民纲领党主席图斯克出任总理。新政府宣布奉行向弱势群体倾斜、提高工薪阶层工资、改善医疗制度等亲民施政纲领。2008年,波执政联盟地位稳固。图斯克总理及公民纲领党支持率均超过50%,处于领先地位。

  【宪法】1997年4月,波兰国民大会通过新宪法。新宪法于1997年10月生效。新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和以社会市场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规定: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总统和政府拥有执法权,法院和法庭行使司法权;波经济体制的基础为经济自由化、私有制等原则;波武装力量在国家政治事务中保持中立。根据新宪法,如总统否决了议会或政府提交的法案,议会可以五分之三的多数否决总统的决定。

  【议会】国民大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任期4年。众议院议员460名,参议员100名,均通过直接选举产生。 本届议会于2007年10月成立,共有4个党派和政党联盟进入议会。众议院的组成是:公民纲领党209席,法律与公正党166席,民主左派联盟党53席,农民党31席,德意志少数民族1席。众议长博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Bronis?aw Komorowski,公民纲领党),2007年11月当选。参议院的组成是:公民纲领党59席,法律与公正党38席,独立议员3席。参议长博格丹·博鲁塞维奇(Bogdan BORUSEWICZ,独立参议员),2005年10月当选,2007年11月连任。

  【政府】 本届政府于2007年11月组成,下设17个部。政府总理和部长名单如下:部长会议主席(亦称总理)多纳德·图斯克(Donald Tusk)、副总理兼经济部长瓦尔德马尔·帕夫拉克(Waldemar Pawlak)、副总理兼内务和行政部长格日戈什·斯海蒂纳(Grzegorz Schetyna)、外交部长拉多斯瓦夫·西科尔斯基(Rados?aw Sikorski)、国防部长博格丹·克里赫(Bogdan Klich)、财政部长杨·文森特-罗斯托夫斯基(Jan VINCENT-Rostowski)、地方发展部长伊丽莎白·卞科夫斯卡(El?bieta BieNkowska)、司法部长安杰依·楚马(Andzej Czuma)、体育和旅游部长米罗斯瓦夫·德热维茨基(Miros?aw Drzewiecki)、劳动和社会政策部长尤兰塔·菲达克(Jolanta Fedak)、基础设施部长采扎雷·格拉巴尔奇克(Cezary Grabarczyk)、国库部长亚历山大·格拉德(Aleksander Grad)、国民教育部长卡捷琳娜·哈尔(Katarzyna Hall)、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长芭芭拉·库德雷茨卡(Barbara Kudrycka)、卫生部长爱娃·科帕奇(Ewa Kopacz)、环境部长马切依·诺维茨基(Maciej Nowicki)、农业和农村发展部长马莱克·萨维茨基(Marek Sawicki)、文化和国家遗产部长博格丹·兹德罗耶夫斯基(Bogdan Zdrojewski)、不管部长米哈乌·博尼(Micha? Boni)。

  【行政区划】 1998年7月,议会通过了政府制定的关于地方自治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将原有的49个省调整为16个省,同时重新设立县制,由省、乡两级改为省、县、乡三级,共设16个省,308个县,2489个乡。新机制于1999年1月1日启动。

  【司法机构】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关。最高法院对下属法院的审判活动实行监督。法官由总统任命,现任最高法院院长莱赫·加尔多茨基(Lech GARDOCKI) ,1998年10月就职。1990年3月,波众议院通过检察院法,规定检察院作为一个司隶属于司法部,由司法部长兼任总检察长。

  【政党】根据1998年实施的新政党法,必须收集1000名以上成年人的签名才可建立政党。目前已注册登记的政党有200余个,有影响的政党有:

  (1)公民纲领党(Platforma Obywatelska):执政党。2001年1月成立,党员约21000人(至2008年12月)。2000年,参加总统选举的独立参选人奥莱霍夫斯基和分别退出团选联和自由联盟的众议长普瓦任斯基和参议院副议长图斯克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组建“公民纲领派”选举委员会,并在大选后将其改建为政党。该党在意识形态上兼具秩序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基督教民主主义特征。主要纲领为:发展教育和经济、与贪污腐败作斗争、使国家非政治化及对农村进行结构改造。主席多纳德·图斯克(Donald TUSK)。

  (2)农民党(Polskie Stronnictwo Ludowe):执政党。该党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东欧剧变后,于1990年5月重新创立,党员约60000人(至2007年9月)。该党主张国家扶持农业,国家提供免费教育和医疗,放缓私有化速度,反对单一税制,支持欧洲一体化。主席瓦尔德马尔·帕夫拉克(Waldemar Pawlak)。

  (3)法律与公正党(Prawo i Sprawiedliwo??):在野党。2001年6月成立,党员约18000人(至2009年3月)。该党在政治与社会政策上主张实行政治家财产公开制度,建立反腐机构,同犯罪现象作斗争,严惩犯罪分子甚至主张临时恢复死刑;实行向家庭倾斜的政策。在外交政策上,奉行近欧亲美、睦邻周边的方针,同时大力拓展全方位外交,强调在对外交往中维护本国利益。主席雅罗斯瓦夫·卡钦斯基(Jaros?aw KACZYNSKI)。

  (4)民主左派联盟党(Sojusz Lewicy Demokratycznej):在野党。1999年4月成立,党员约72000人(至2007年9月)。主要纲领有:把波兰建设成为公正、平等、持久和均衡发展的国家。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三权分立和多党制;在经济上,主张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实现把市场经济同国家干预相结合,把经济效益与社会公正相结合的均衡发展。主席格日戈什·纳皮耶拉尔斯基(Grzegorz NAPIERALSKI)。

  其他主要政党还有:波兰社会民主党(Socjaldemokracja Polska)、民主党(Partia Demokratyczna)、自卫党(Samoobrona)、波兰家庭联盟党(Liga Polskich Rodzin)等。

  【团体】(1)团结工会(NSZZ Solidarno??):1980年成立,1982年12月,波当局宣布实行军管时被取缔。1989年4月恢复其合法地位,同年6月议会选举中获胜并成立了以其为主体的政府。在1993年9月的议会大选中未能进入议会。1996年6月,联合基督教民族统一党、中间派协议会等35个右翼政党和团体组成团结工会选举联盟,团结工会主席马利安·克萨克莱夫斯基(Marian KRZAKLEWSKI)出任联盟主席。在1997年的议会大选中“团选联”获胜,并与自由联盟组成联合政府。2001年,由于执政联盟内部矛盾以及改革措施不力等原因,政府的支持率明显下降,不少党派和议员纷纷宣布退出“团选联”。在2001年的议会选举中,“团选联”未能进入议会。10月,团结工会召开第14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做出决议,禁止任何政治组织使用“团结工会”这一名称和标志、禁止工会领导人同时担任政党的领导职务,克萨克莱夫斯基继续担任团结工会主席。2002年9月,雅努什·西尼亚德克(Janusz SNIADEK)当选团结工会主席。目前,团结工会有150万成员。

  (2 )全波工会协议会(Ogolnopolskie Porozumienie Zwi?zków Zawodowych):成立于1984年11月,拥有约80万会员。主张维护职工利益,反对国营企业私有化和普遍私有化的政策,提出提高超额工资累进税、增加退休人员收入、解决职工住房困难等关系到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要求和主张。2004年11月,全波工协召开特别大会,纪念工协成立20周年,会上选举扬·古斯(Jan GUZ)为主席。

  【重要人物】莱赫·卡钦斯基:总统。 1949年6月18日生于华沙。1971年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行政系,获劳动法学博士。1971年任革但斯克大学助教。1980年任革但斯克厂际罢工委员会顾问,1981年当选为革但斯克地区团结工会执委会委员,后遭到当局监禁。1986年任团结工会全国执委会秘书。1989年2~4月参加“圆桌会议”。1990年5月~1991年2月任团结工会第一副主席。1991年3~10月任瓦文萨总统办公厅安全事务国务秘书。1991年10月当选第一届众议院议员,并任众议院行政内务委员会主席。1992年2月~1995年5月任最高监察院院长。1995年9月曾参加总统选举,后退出竞选。2000年6月~2001年7月任司法部长。2001年创建法律与公正党并任主席。2002年11月当选为华沙市长。2005年10月当选为波兰共和国第四任总统,并于12月23日正式就任。已婚,有一女。博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众议长。1952年6月4日生于波兰西里西亚省。1977年毕业于华沙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1977~1980年在一名为“广泛言论”的小报社任记者。1980~1981年在“团结工会”玛佐夫舍省地区社会调查中心工作。1989~1990年任部长会议办公厅主任。1991年当选为波兰共和国第一届众议院议员(民主联盟党),众议院国防委员会委员。后历任第二、三届众议院议员(团结选举运动),并一直在国防委员会工作。1990~1993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97~1998年任人民保守党秘书长。1998年10月~2000年6月任众议院国防委员会主席。2001年3~11月任人民保守党副主席。2000年6月~2001年10月任政府国防部长。2001年9月当选为第四届众议院议员(公民纲领党议员团),任众议院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外交委员会成员。2005年9月当选为第五届众议院议员,并任副议长。2007年10月21日当选为第六届众议院议员,11月5日当选为众议长。已婚,有5个孩子。博格丹·博鲁塞维奇:参议长。1949年1月生于瓦尔米亚玛祖里省。无党派人士。毕业于卢布林天主教大学人文学系。70年代从事反对当局的民主运动,曾被捕入狱。1977~1978年参与创建海岸自由工会及《海岸工人》杂志。1980年为革但斯克造船厂罢工的组织者之一。1986年再次被捕入狱,1988年获释后继续从事罢工活动。1990~1991年任团结工会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曾任波兰第一、二、三届众议院议员,先后任团结工会议员团主席、战时状态特别研究委员会主席以及情报委员会主席。1997~2000年任内务行政部副部长。2001~2005年任滨海省副省长。2005年10月当选波第6届参议院议长。2007年11月再次当选为波第7届参议院议长。丧偶,有1女。多纳德·图斯克:总理。1957年4月生于革但斯克。毕业于革但斯克大学人文系历史专业。大学期间曾参与组建大学生“团结”委员会,后成为全国独立大学生联合会主要领导人。1991年参与创建自由民主大会党并任主席,1994年该党与民主联盟合并成立自由联盟,任党主席,2001年参与创建公民纲领党,2003年至今任该党主席。系第一、四、五届众议院议员、第四届参议院议员,曾任第四届众议院副议长、第四届参议院副议长。曾于2008年10月来华进行正式访问。已婚,有一子一女。爱好足球。

  经济 属中等发达国家。1989年剧变后,“休克疗法”使经济一度下滑。1992年起经济止跌回升,成为中东欧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加入欧盟后,经济快速增长,但面临公共财政赤字持续增加、劳动人口大量流失、失业率较高等问题。2008年,波经济总体运行良好,上半年保持较快增长。受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影响,自第三季度起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工业、建筑业、零售业产值迅速下滑,汽车制造等实体经济逐渐陷入困境,航空业大幅收缩,外贸形势日趋严峻,失业人口增加,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本币急剧贬值。但由于波经济对外依存度不高,其经济形势仍好于欧盟多数国家。2008年波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8%,吸引外资约110亿欧元。

  【新闻出版】2007年底,全国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6948种,其中主要报刊有:《选举报》,日均发行55万份;《超级快讯》,日均发行32万份;《日报》,日均发行21万份;《共和国报》,日均发行19万份。此外,还有《论坛报》、《政治周刊》、《直言周刊》、《新闻周刊》等。

  国家主要通讯社有波兰通讯社(PAP)、广播新闻社。国家主要电台和电视台是波兰广播电台和波兰电视公司TVP。1990年10月,波兰众议院通过关于允许开办私营电台和电视台的法令。截至2007年底,波兰共有255家广播电台,其中全国性电台7家;电视台7家,其中全国性电视台4家。

  对外关系 波奉行以亲美融欧为引擎,以睦邻周边和全方位外交为两个车轮的外交政策。于1999年3月12日加入北约,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力主欧盟、北约继续扩大。强化与美战略伙伴关系,与美签署关于在波建立反导基地的协议。力图改善与德、俄关系。充分利用“魏玛三角”合作机制,深化波、法、德三国合作。图斯克政府奉行亲欧政策,力求波兰在欧盟发挥更大作用。重视维谢格拉德集团(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的区域合作。全面发展同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注意加强与中国、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的合作。现同182个国家有外交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1949年10月7日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4年两国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

  2008年,中波关系继续发展,各领域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1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访波,与波总统卡钦斯基、总理图斯克、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帕夫拉克分别会见、会谈。8月,波奥委会主席努罗夫斯基率波奥运代表团参加北京奥运会。波体育和旅游部长德热维茨基、副总理兼内务行政部长斯海蒂纳分别出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帕夫拉克来华出席中国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并出席北京残奥会开幕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见。10月,波兰总理图斯克对华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分别会见、会谈。此外,建设部部长汪光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兵、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黄树贤、农业部副部长牛盾、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和王金祥等分别率团访波。

  两国外交部保持交往。10月,波外交部副国务秘书施内普夫访华,外交部部长助理吴红波会见。两国外交部主管司司长两次就双边关系发展交换意见。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8年中波贸易额为104亿美元,同比增长36.1%。其中中方出口90亿美元,同比增长37.9%,进口1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波方逆差76亿美元。

  中国驻波兰大使:孙荣民。馆址:波兰华沙,博尼弗拉泰尔斯卡街1号(BONIFRATERSKA 1);电话:0048-22-8313836,传真:0048-22-6354211;网址:www.chinaembassy.org.pl ;商务处电话:0048-22-8313861。

  波兰驻中国大使:克日什托夫·舒姆斯基(Krzysztof SZUMSKI)。馆址:北京建国门外日坛路1号。电话:010-65321235。传真:010-65321745;网址:www.pekin.polemb.net ;商务处电话:010-65321888;传真:010-65324958。领事处电话:010-65321235;传真:010-65323567。

  【同美国的关系】2008年,波美两国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强,双方各领域合作续有发展。3月,波总理图斯克访美。波外交部长西科尔斯基年内三次访美。8月,波美正式签署关于在波建立导弹防御系统的协议。12月,美国国务院主管军控与国际安全的副国务卿鲁德访波。波美就波从伊拉克撤军达成协议,波军于10月底从伊拉克全部撤出。波积极参加北约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波视北约为跨大西洋及全球安全体系的关键,积极参与美旨在加强北约能力的各项倡议和计划。

  【同欧盟的关系】波兰视欧盟为其经济发展的保障和动力,按照欧盟2007—2013年中期预算,波可获拨款1100亿欧元。目前,波兰对外出口的70%流向欧盟。2008年9、10、12月,波兰总统卡钦斯基、总理图斯克、外长西科尔斯基三次共同出席了欧盟峰会。波是欧盟第六大成员国,力求在欧盟经济刺激计划、能源气候一揽子方案、里斯本条约、欧俄关系等问题上发挥积极影响。波将于2011年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并计划于2012-2013年加入欧元区。

  【同德国的关系】德国是波兰最大贸易伙伴。德在波投资占波吸引外资总额的五分之一。2008年,波德两国总理两次互访,各级别人员交往日益频繁,各领域合作不断丰富。波德政府间磋商与合作稳步推进,双边关系明显升温。波呼吁与德法加强合作,恢复“魏玛三角”会晤机制。

  【同俄罗斯及东部邻国的关系】图斯克政府致力于改善对俄关系,与俄建立政治和经济伙伴关系。2008年,波俄民间交往趋于活跃,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各领域对话与合作机制陆续恢复。1月,波外长西科尔斯基和俄副外长基斯里亚克实现互访,主要就美拟在波建立反导基地问题举行磋商。2月,波总理图斯克实现波总理6年来首次访俄,波俄关系有所改善。波兰将其与东部邻国的关系视为外交政策重点。6月,波兰与瑞典共同提出欧盟与东部邻国建立“东部伙伴关系”倡议并获欧盟峰会批准,为加强欧盟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东部邻国的政经关系创造了有利条件。波兰继续充当乌克兰入约、入盟代言人,插手白俄罗斯“民主化进程”。波乌领导人互往频繁,双方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波乌联合举办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能源合作等问题上利益趋同。2008年,波兰总统卡钦斯基与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频繁互访,俄格爆发军事冲突后,波不顾与俄关系恶化后果力挺格。

  【同中东欧国家的关系】波视中东欧为战略依托,重视同维谢格拉德集团各国(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以及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发展关系,双边高层互访频繁。2008年7月,波出任维谢格拉德集团主席国,强调维团成员国应在欧盟内团结一致,并联合匈牙利、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在欧盟秋季首脑峰会上成功阻止“能源气候一揽子计划”的出台。11月,维团和波海国家政府首脑峰会在华沙举行。

  【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波致力于开展全方位外交,扩大国际影响。波较前重视发展同亚太、拉美地区国家的关系。2008年,波总统卡钦斯基先后访问了克罗地亚、芬兰、以色列、斯洛文尼亚、蒙古、日本、韩国。波总理图斯克先后出访以色列、秘鲁、智利、阿富汗、瑞典、西班牙、法国、中国、科威特、卡塔尔和英国。波外长西科尔斯基先后出访美国、加拿大、英国、阿富汗、摩尔多瓦、日本、韩国。波与以色列就建立政府首脑和部长间磋商机制达成协议。2008年访问波兰的外国领导人有:拉脱维亚总统扎特列尔斯、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埃及总统穆巴拉克、以色列总统佩雷斯、法国总统萨科齐、保加利亚总统珀尔瓦诺夫、葡萄牙总统席尔瓦、加拿大总理哈珀、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芬兰总理万哈宁、卢森堡首相容克以及法国国民议会议长、意大利参议长等。

  (更新时间:2009年07月16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