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语言,感动着喧闹的世界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25日 03:30 现代快报 | |||||||||
“那一天,我不得已上路……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昨天下午,在刘欢演唱的赢在中国主题歌———《在路上》悠悠歌声中,本次《赢在中国》创业活动的首位聋人参赛选手高建林和做梅花糕的左兴祥走进了快报视频聊天室,与他们一起出现在视频直播间的还有漂亮的手语翻译志愿者———易萍。 高建林:用笔建立起来的公司
“《在路上》这首歌,我是第一次看到,歌词写得有一点点沉重,但是我感觉这是经历过创业的人写出的作品,里面有倾诉,有执着,有热情,也有创业或是生活的无奈和不易,和我的故事一样。”穿着名牌T恤衫,手拿公文包的高建林,已经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他有着比正常人更坚强的心。高建林用手势比划出了“听”完歌的想法:这首歌唱出了他的心声。为了勉励自己,他自己也编了一首《创业者之歌》:“是黑夜教我们读懂了黎明,自尊、自立、自信、自强、我们是无声世界的开路先锋……” “创业是被逼无奈的,1992年他从聋哑学校毕业后,一连找了四五份工作,可由于他是残疾人,许多公司都不愿意与他签订正式合同,临时工的身份让他没有归属感,于是激发了自己创业当老板的念头。 高建林会随身携带很多白纸,在公司,他一般不开会,而是把所有的计划和任务分配用笔写下来,一份一份地发到每一个员工的手中,再让他们把完成的情况和发现的问题写下来交给他,“我的公司是用笔建立起来的!”高建林笑着比划。 左师傅:成功秘诀是吃得了苦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左师傅用他最朴实的话诠释了《在路上》。“下岗了,为生活所迫,我不得不走上了创业这条路,从此我起早摸黑,不为了赚很多的钱,只为了养活我的家。”他笑着说:“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我一天的营业时间超过12个小时。大家放假的时候正是我最忙的时候。忙的时候,腿都能站肿!”左师傅说,今天我在这里现场招徒弟,没有别的条件,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不怕吃苦。 易萍:特殊家庭中的特殊一员 手语翻译志愿者易萍也有着自己的故事。她一家四口人中,只有她一个人的听力正常。 易萍的哥哥十分上进,拿到了计算机大专文凭,但毕业后一连找了几份工作都以失败告终,最后还是朋友把他介绍到现在的广告公司。易萍说,她的哥哥工作了2年可是还拿着八九百块的工资,但哥哥的上进和善良却让易萍很骄傲,“哥哥一直对创业念念不忘,很想开一家网吧,手续已经办得差不多了,我相信哥哥一定会成功的!”快报记者项凤华实习生沈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